晚清風雲:李鴻章

第四十二章:滬上會談

字體:16+-

光緒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梅輝立與馮發光在滬會談,梅稱鐵路如由中國收買後,仍宜交怡和承辦數年,馮堅決不同意。由於英方一再強硬,清政府一時又沒有辦法應對,交涉陷於停頓。光緒二年閏五月初九,上海至江灣段竣工通車;閏五月十二日,吳淞鐵路上海江灣段正式營業。

吳鬆鐵路建成後,全長十五千米,設旅客車站三處:上海站、江灣站和吳淞站。火車每小時可行駛約三十千米,客貨兩用,全程約三十分鍾,客車分頭、二、三等,每日往返六6次,車廂六節客多時增加到九9節。然而,上海至吳淞的票價十分昂貴,頭等客票價來回為一元,二等五角,三等二百文;上海至江灣頭等為五角二等二角五分,三等一百文。

好多好奇的百姓來此看到票價,也隻能看著火車的背影,不住感歎,這火車能看得著,卻坐不起。

有人將火車通車的盛況記錄下來,並創作《申江竹枝詞》:

其一

來往吳淞有火車,客多爭坐語聲嘩。

濃煙一路衝天起,汽笛頻鳴在轉叉。

其二

火車當日抵吳淞,女伴遨遊興致濃。

今日司空都見慣,海濱來去也從容。

其三

輪隨鐵路與周旋,飛往吳淞客亦仙。

他省不知機器巧,豔傳陸地可行船。

同年閏五月月底,修建鐵路的英方管理人員懷特正在江灣率領工人準備用籬爸圈占鄉民之地,恰好被幾個孩子發現了,趕緊回家告訴了他們父母。他們的父母一聽說這事,氣得操起鋤頭就在村子裏麵喊人,其他鄉親一聽洋人來占地,也紛紛舉起各式農具,準備與洋人戰鬥。英方管理人員見工人剛把籬笆弄好,隨即一夥氣勢洶洶的鄉民操著農具就衝過來了,懷特知道情況不好,大喊“救命”。正好電業公司有一個洋人博兒騎馬過此,對準前麵的一個鄉民就是一槍,當場就給一條腿打傷了。其餘鄉民見狀,也開始有些畏懼,但是也沒有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