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溫度:法醫手記

死亡的預兆

字體:16+-

每個人麵對死亡的態度和人生最後一刻的狀態都各不相同。“死六臣”[15]之一的成三問在毅然赴死時曾寫下這樣的詩篇:

擊鼓催人命,

回看日欲斜。

黃泉無一店,

今夜宿誰家?

《朝鮮王朝實錄》中記載的太宗遺言反映著一代君王作為父親對孩子的牽掛:

太子身體孱弱,即便是服喪期間也要讓他多吃些肉。

為搜集論文素材,我曾查閱數百封遺書,發現包括自殺者在內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在遺書中這樣寫道:

××,我的存折在主臥書桌第二個抽屜裏。

對不起,我先走一步了。不要幫我還債。

遺書不一定要像諸葛亮的《出師表》那樣,洋洋灑灑,回顧人生,很多人的遺書都很簡短。近年來,還有很多老人通過臉書等社交平台公開遺言。

韓國人的遺書最主要的內容就是牽掛子女、名人家訓等。遺言寫作形式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為了將自己畢生總結的人生智慧傳授給自己的子孫。

如今的死亡與過去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是否有“預感”。過去的人大多是慢慢老去,器官逐漸衰竭,生命跡象越來越微弱,因此身邊的人可以預感到死亡的降臨。老人們可能都經曆過,他們的長輩去世時,家人們一般都有心理準備且為葬禮做好了充分準備。

然而,人類社會發展至今,預感死亡竟成為一種奢侈。“該怎樣與人生告別”有了不同於以往的答案。古人會在自知命不久時發出“死是涼爽的夏夜”的感慨,會留下“太子身體孱弱,即便是服喪期間也要讓他多吃些肉”的囑托。而現在,卻有太多人無法在死前說出想說的話,往往都是毫無意識地在醫院裏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這種現狀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