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溫度:法醫手記

照亮人生的美好結局

字體:16+-

著有《冠村隨筆》的韓國文學泰鬥李文求老師,在2003年2月被確診為胃癌晚期後,立即開始回顧自己有沒有未還清的債務,並且帶病堅持完成了一部已於3年前簽約並收取了版稅的童話集作品。他對兒子們千叮嚀萬囑咐:

如果我昏迷兩天還不醒的話,就拔掉呼吸機,讓我牽著你們和你們媽媽的手離去。千萬不要做無用的治療,火葬後把我的骨灰撒在家鄉的海上。不要設立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我的忌日時,家人在一起聚聚就好,不要辦什麽祭祀。這樣我就死而無憾了。

李文求老師極不喜歡通過祭祀悼念逝者的形式,他希望家人把對他的思念體現在團聚中,而不僅僅是流於祭祀的形式。

對此,我感觸頗深。李文求老師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後立刻開始為自己的死亡做出規劃,在生命的最後依舊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完成童話集,整理好人生,安排好後事。

他走後,家人按照他的意願,不為他辦祭祀,也沒有申請設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學獎。他的弟子們每年選拔一些優秀作家,給予他們一定的支援,以此作為對恩師遺誌的傳承。

我常與妻子談論死亡的話題,我們已經商量好臨終時拒絕延命醫療,還決定列出夫妻兩人死前的願望清單。之所以這麽早就開始著手為死亡做準備,就是為了督促自己在有限的生命裏做更多想做的事。清單裏列出了20多條願望,有像“環遊百慕大群島”這樣華麗的夢,也有像“盡情衝一次浪”這樣平凡的小願望,而且這個小願望近期就能實現了。

如何讓我們的人生在有限的生命內變得更加精彩?建議您列出一份屬於自己的願望清單,並一項一項去實現它們。也不妨試著預想一下自己生命的結局,這也不失為一件有意義的事。

此外,我一直覺得壽衣是一個畫蛇添足的存在,我在檢查屍體時總能看到逝者穿著麻布製成的壽衣,這起源於儒教傳統。對此,我難以理解而且十分反感,為什麽人離開時要穿著生前從未穿過的衣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