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让我当驸马,我就要造反了

第94章 胜

字体:16+-

哦...,原来是这样呀,有意思,这越南使臣是要自己用牛嘴上的皮给补一补鞋子呀。

这好办,不过这个越南使臣是个外行,嘴上的皮哪能比上脯肋上的皮呀!,笨呀。

于是,田学文不自觉地随手拍了一下自己胸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越南使臣见了,一愣神,接着又伸出一个手指头。

“这又是特么的什么意思,你说这越南国的人费劲不费劲,能说话非要打什么哑谜。”田学文心时直骂。

“难道修好鞋子,他出的报酬?那也不对呀,你一堂堂越南国使臣补个鞋子,只出一两银子,未免也太小气一点吧,至少也得出二两银子嘛。”

田学文边想边就伸了两个指头,那知道越南国便臣接着又伸出了三年指头。

田学文心里直冒火,特么的,老子说了收你二两银子,却要是三两,刚开始做什么去了,老子就不给你补了,你能拿我怎么办。

想这里田学文急忙伸出了四个指头,还轻轻摆了摆,那意思非常明确,不要说三银,四两银子老子也一给你补。

田学文正想着看越南国的使臣有什么本事,能让自己给他补好,却见使臣站起身来,朝着田学文行完礼后,又转身对着梁高宗行礼道。

“启禀皇上,还是天朝上国能人多,这次打哑谜,贵国随便派出一人,便赢了我,实在是佩服!”

臣堂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臣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程天纵笑声最为响亮,“哈哈,义子不才,小胜,小胜,哈哈。”

一下对他不对付的尉迟德罕见没有怼他,而是上前恭喜道:“恭喜宿国公得一个麒麟之子呀。”

文武大臣虽不知道田学文如何取胜的,但越南国使臣亲口说出来,那就代表大梁真的赢了。

和武将的高兴不一样,文臣们更多猜他们的比划代表着什么意思,国子监祭酒孙乐贤偷偷来到田学文身边,问道:“驸马,快给我讲讲,这哑谜说的什么呀!”

田学文一愣,这能说嘛,万一说的和对方不一样,那不是糗大了,于是只是笑道:“此时还是言明之时。”

梁高宗一阵哈哈大笑,其实他自己心里都感到莫名其妙,就这么比划几下,就能代表谁输谁赢?

可是架不住好奇,“我大梁虽然人才济济,可这哑谜却是小众这游戏,古朝中之人多数不明其意,越南使臣,可否与我等解释一下?”

越南国使臣面露忏愧,解释道:“我伸手指嘴,表示我越南国民有口吞日月这势。

大梁代表手拍胸脯,意为大梁却有怀抱乾坤之胸。

我伸一个指头,表示越南国有一统华夷之力,他指两个指头,是说仍要分南北二国。

我伸三个指头,表示我越南拥有三百武将,他又伸出四个指头,说天朝上国大梁有文臣四百。

按他的表示,天朝上国大录像确有能人,敝国甘败下风,还是要年年进贡,岁岁进朝。”

田学文一听,心里直说:“好家伙,这里头有还么这多的道道呀,我哪里会知道呢?

不过,这哑谜按这么说,那解释就多了去了,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说吧,比如自己那修鞋就要收钱,比划也没有问题呀。”

这么一想,田学文觉得自己不是可以,现在至少有了一些脾气了,以前那是给钱就鞋,现在就算给三两,自己不高兴都不给你修。

哪怕你有银两,给四两,呵呵,四两也不给修,这叫骨气,不是脾气了。

田学文对越南国这帮玩意感到无语了,就凭这比划几下,就决定以后年年进贡,岁岁进朝,特么的一群没有骨气的东西,还不如自己,给四银都不修。

梁高宗听罢,哈哈大笑,自己有了面子,就等如大梁有了面子,慷慨给越南使臣一些赏赐,便打发走了。

越南使臣退出朝廷,梁高宗大手一挥,让欢笑的大臣停了下来,说:“驸马,上前几步。”

田学文不知其意,心想这都比完了,还留着自己有啥用,赶紧让自己走就好了嘛,但听梁高宗喊其驸马,高兴地小跑上前。

“父皇,叫我可有何事?”

这一声父皇,让大臣们都瞪大了眼,这父皇是你一个驸马可以叫的吗?

长孙敬原本的意思是让田学文出臭,没有想到他却赢了越南国的使臣,表面上同其它大臣一样兴高采地,心中却是对田学文狠之入骨。

反击的机会来了,自然不会放过,他急急忙忙站出来,冲着田学文指责道:“大胆,父皇是你叫的吗?一点规矩都不懂,该当何罪。”

田学文还没有反应过来,程天纵便跳出来,骂道:“老狗,别人怕你,我可不怕你,义子怎么叫关你屁事,皇上都还没有发话,那有你的说话的权力。”

魏礼听闻后,也站了出来,说:‘宿国公,人无信不立,规矩无方圆而不成。

朝廷自有礼仪以来,各方尊守,长孙尚书语气虽不中听,但却维护了朝廷的礼仪。

作为国公,在朝堂之人**粗口,实乃不应该呀。’

程天纵暴跳如雷,胡国公秦三郞急忙拉着他,小声安慰着,可他却不管不顾道:“老匹夫,你欺我....”

本来很高兴的一件事,就田学文这一称呼,让朝堂乱七八糟,梁高宗怒吼道:“都给我住嘴!这还像是大梁的朝堂吗?”

目光怒扫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好一会才接着说道:“驸马,长孙尚书所言之事,你如何作答?”

田学文摇摇头,回道:“启禀皇上,依小臣来看,皇上是天下最可怜之人呀!”

皇上是天下最可怜之人,多么好笑的一句话,可全场竟然无一人笑出来声,大家都在等着他的解释。

“想那天下的百姓,生个女儿叫父,嫁女之后女媳也会叫声丈人,可皇上您呢,好不容易养大的公主成亲,老丈人不能叫,父不能叫,还非得叫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