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印記

§古田散章

字體:16+-

苦竹引路

車未至山腳,便遇上塌方,路程便比事前規劃中的要長上一個小時。雨也趁機從天上跑下來添麻煩,雖然疏且細,但挾著一股寒氣。不過我並未打算折返——在這滿是崎嶇不平的人間活了三十多年,已經明白無論順境逆境,都得走下去。更何況境由心造,隻需以一種隨緣的心態去麵對即可。隨緣,意則適。果然,走在不算窄的山道上,聽著細雨滴在傘上的漸瀝聲,呼吸著清爽得能把肺葉洗淨的空氣,漸漸地,我的心竟不受這陰冷天氣所拘,竟像蓮花那樣柔緩地層層舒展開來,獲得了一種類似於“禪悅”的奇妙感覺。

山道兩邊長滿了小竹子,粗不過兩支鉛筆,高不過半人,但仍站得筆直,並不因矮小而氣沮而彎腰駝背,擺出副低人一等的賤樣來。那竹葉更是精神得像一柄柄小劍,在雨水中淬出翠亮的光芒來,讓人見了,神氣為之一振,頓時忘了腳下的辛勞。

這些竹子蠻有意思,是什麽竹?

同行的本地友人答曰:苦竹。

這竟然就是傳說中的苦竹,真是尋覓多年終不見,待到見時卻不知——很早的時候,我就在一些小說中見過它的大名。那都是些有中國傳統風味的小說,以筆記體居多。裏麵總會出現一位無法考證其到底活了多少年歲的僧人,身具絕大智慧或高深技藝,在點撥或拯救了年輕的主人公後,就會飄然隱去。當感恩戴德的主人公叩問其去處時,得到的回答就是:苦竹林裏苦竹寺。竹子本就以具有清勁之節而為傳統文人所推崇,再加上一個苦字,更是寓意深遠。苦竹林也好,苦竹寺也好,都不過是在暗示著一種清苦的境地。在深山裏修行的老僧,在江湖夜雨中獨行的俠客,在貶謫之路上低吟的孤臣,都是些人了清苦之境的紅塵另類。他們品嚐了苦,更擁有了清,最後均悟出了苦與清是無法分開的——苦若是不能使人終得清意,便是枉自辛勞;清若是少了些苦味,內涵總嫌單薄。眼前的竹子如此矮瘦而又有種靜修而得的通透晶瑩,真不負苦竹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