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印記

§敲開魏源的門

字體:16+-

兩扇木門透著曆史深處的陳黃色,一圍老牆想是承載了太多的風雨,因而顯得有點歪斜,但依然倔強地挺立著。門沒有上鎖,但我還是伸出手,凸起中指關節,輕輕地敲門。這於我,是一種必須履行的儀式。不能設想我會猛然推開門一把衝進去,那既是對主人的不敬,也是褻瀆了自己肅然的心境。恍惚間門吱呀一聲開了,魏源似乎已從清朝遠遊歸來,正站在門後,對我含蓄地微笑。

走進院子,抹了抹眼睛,庭院依然空寂,主人想必已上樓重新潛入無垠書山之中。魏源生平對物質享受毫不在意,隻要有書在手,就非常滿足了——“雖嚴寒酷暑,手不釋卷,摯友晤談,不過數刻,即伏案吟哦”。後生如我者,蒙他親自開門,已是莫大的榮耀,又何忍再去打擾他老人家的清修。

在百年前的建築中輕輕地走動,感覺是一尾小魚進了江海,油然而生敬畏之心。故居兩正兩橫,坐西南,朝東北,木牆瓦頂透著湘西南農家慣有的樸素和實在。這裏不是魏源誕生的地方——他自己的住宅已於嘉慶二十四年毀於大火——這是魏源叔父魏輔邦的宅子,與魏源家僅隔一條小石徑,規模格局亦相仿。魏源童年時曾在此間樓上私塾讀書。本屋被毀後,亦曾借居叔父家。後來他在外中進士,做官,所得喜報、牌匾,都運回家鄉陳列於此,以示光耀門庭。因此,把此屋定做是魏源的另一故居,也是名副其實,經得起考據家們的挑剔。其實哪裏才算是魏源的真正故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走進魏源的內心世界,把握他那深沉的靈魂,領會他那深刻的思想。要知道,敲開一扇物質的門很容易,敲開一個人的心門卻很難,敲開魏源的心門尤其難。

魏源是一個深沉的人。還在孩提時代,他就表現出寡言喜靜的獨特品質。別的孩子在那裏嬉戲打鬧,他卻獨坐一旁,若有所思。沉默並不是癡呆,沉默是為了潛入思想的玄妙境地,在精微的體會中獲得深沉的快樂。魏源似乎天生就能進入這種內省之境。在贈給董桂敷的一首詩中他寫道:“默好深思還自守”。七個字,就道出了魏源對自我的認知和定位——沉默,是為了更深入地進行思考;這個世界太複雜,變數太多,太難以把握,那麽,至少還能堅守住自己內心的淨土。這是一個很早就知道自己追求什麽的人。像魏源這種寡言深思之人,往往極具恒性,一旦看清了目標,就會毫不動搖地沿著一個方向走下去。魏源的方向何在?至少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我們就可以看出兩點,那就是:書本為他一生所愛,思考是他終身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