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的任務是領取一批新裝備,即BIC終端平台,裝甲目標定位顯示器,火炮自動測地定位諸元指揮平台,聯合作戰控製中心指揮平台所需的計算機。這些裝備與其說是總部配發的,不如說是88師軍官用科技練兵成果換來的。
宮泰簡在給岑立昊的電話裏說:過去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句話反過來說,一將有才,三軍有幸。你雖然隻當了個旅長,但是根據88師軍官的素質和這批裝備的功能來評估你們的戰鬥力,足以同有些野戰集團軍抗衡。岑老弟,從這個意義上講,你也就知足吧。
岑立昊知道,這是老局長對他的安慰。離開北京這幾年,他從最初的躊躇滿誌,到挫折,到再挫折,銳氣上似乎有所減退,但事實上,對於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陸軍地麵部隊,也有了最能靠近部隊實際的思考。當旅長對他來說是有點不公平,但是,這個旅長所擔負的任務,在陸軍地麵部隊裏的地位和作用,又讓他感到了一種大任在肩的亢奮。
岑立昊和辛中原、劉英博等人研究確定的接收小組成員有韓宇戈、栗奇河、黃阿平、關洪普,還有集團軍裝備部派下來的副處長陳小明。出於技術考慮,辛中原提議薑曉彤和馬笑藍也參加。
人員確定的當天下午,岑立昊回到洗劍山,召開緊急會議,向韓宇戈、栗奇河、黃阿平等人布置任務,要他們當晚務必把手中的工作交代清楚,準備到北京接受裝備。黃阿平的主要任務是跑信息工程院校和裝甲指揮學院、炮兵學院,通過各種關係,動用一切手段,在應屆畢業學員裏物色人才。
第二天下午,岑立昊一行八人登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雖然正式命令還沒有下,但大家對岑立昊已經以“旅長”、“旅座”相稱了。因為旅長的職務不比副師長的職務大,所以岑立昊也就不像過去那樣動輒吹胡子瞪眼地糾正了,旅座就旅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