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召开了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在这个会上,习近平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所以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我们的海雀,适时地成为了一个“精准扶贫”的楷模。这个会后,凡参加了这个会的省区市,都下派了专门的骨干队伍到海雀取经。
现在的海雀,水泥马路直接通到村委大院。那一阵儿,几乎每天都有车队进到海雀。村委办公室楼上有一间专门的陈列室,陈列了海雀从当初的“苦甲天下”到今天成为石漠地区的一颗“明珠”的蜕变历程,和文朝荣老支书生前的一些事迹记载以及他部分遗物,比如他的工作日记,他的弯刀等。室内还有一台电视机,供看视频用。这些取经的人来了,一般都直奔陈列室,先看看墙,再看看柜,然后看视频。最后,他们都要做采访。被采访的人很多,安美珍、王光德、王兴秀,老支书的两个儿子,还有老支书留下的老伴李明芝等等等等。村里得把他们分成几拨,分头带他们去找人。
村子里一下子多出这么多陌生人,狗们就整日整日地亢奋,吠个不停。一些胆大的,还撵人。村干部跟狗们熟,遇上这样的,就跟它们开玩笑,下猛劲儿追它们,做出要咬它们的样子,它们就给吓得夹起尾巴藏身去了。
如果有时间,他们又是要到林子里走一走的,还要去拜望一下地下的老支书。那性情的,还会在他坟前点上三支烟。然后,再去看看他的老土屋,从各个角度拍几张老屋的照片。
没有人提起过门前那棵姜子树,即使有人无意间把它拍进了照片。它虽然同样是文朝荣老支书栽下的,但它不在那片林子里,它也不起眼儿。事实上,自从开始造那万亩林子,就连文朝荣也都把它忘记了。就是他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念念不忘的还是那片林子,从来都没提起过它。
就像他从来不提自己一样。
姜子树属于耐旱耐贫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即使在石漠地头,在海雀这样的高海拔地区,它也能顽强地生长,并长出一棵树的光景来。这一点,它跟文朝荣很相似。几十年过去了,它依然没能长成参天大树,但它长出了一棵树的光景。它现在已经快有老土屋高了,它拥有一个不错的树冠,春天它会开一树繁花,夏天它也能弄出一团翠绿。现在海雀到处都是树,房前屋后都是树,有椿树,有李树有核桃树。不论春天还是夏天,它都争不过它们。但文家的老土屋前,只有它。这就是它的骄傲。
现在,李明芝已经被二儿子文正友接到了自己的房子里。在一楼的头上,她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她不喜欢跟儿子们一起吃,就在那间屋子里安了只铁炉子。儿子们为她买了足够的煤,她就点着那只铁炉子做自己的饭。过年的时候,儿子们为她买了一头猪,替她杀了,熏成腊肉,她一年到头都不缺肉吃。她已经不用种地,也种不动了,她的用度都由儿子们负责。房子就在学校门口,村委会办公大院也在学校门口。每天早上起来,李明芝就坐在门口,看学生娃娃们去上学,看村干部们去上班。村班子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村支书是正经公务员,上头下派的,本科生。除文正友以外,另外几个工作人员也都是大学毕业生,还清一色的年轻。来来去去,进进出出,都体现着一种朝气和活力。
文正友的儿子在学校跟老师们做饭。几个老师都非常年轻,年轻人跟年轻人玩得来,老师们会经常过到文正友家来坐坐。有时候会在这里碰上同样年轻的村干部,大家就伙一起喝个酒,天南海北大事小事地聊聊。
二儿媳李明巧的杂货铺也在一楼,紧挨着李明芝的屋。学生娃娃们来上学的时候,总是要先到店里选一样自己喜欢的零食。日子好了,海雀的娃娃们也每天都有零花钱,只是多少不论。有时候,只够买一根冰棍儿,有铅笔长,彩色的。在塑料袋头上咬个小孔,慢慢吮,也能消磨好长时间。有时候又很富裕,富裕得可以买一包饼干。不管买什么,他们都要从李明芝的门口路过,路过的时候,也都会扭头看她一眼。嘴甜的,还会叫她一声。李明芝喜欢这样。她总是笑盈盈地看着他们,不管他们叫过她没叫过她。苗族小姑娘的头发是从来不会剪的,得让它一直长,一直长,长到齐腰,嫁人以后,好往上绾结。但现在她们都还是小姑娘,还都扎着马尾,那马尾跟着她们弹性十足的步子左右甩动,李明芝觉得很好看。她勤劳了一辈子,现在突然闲下来了,得给自己找点儿趣味。有时候,男娃娃们会在院坝子里打闹,为争抢刚买到的零食啥的。也不一定是真打,但李明芝一定会上前劝架。不劝,也是要站在一边儿看着的,看他们到底要打到哪种程度。儿子家是在二楼吃饭睡觉,店里不忙的时候李明巧都在楼上做家务,有时候有人来买东西,却见不着店老板,李明芝就热心地爬到二楼替人呼喊店老板。
看她上了楼,人家就在楼下安心等。有时候是家里来了客,来打个酒的。有时候,是那些个被当成宝贝的独苗姑娘。因为只她一个,姑娘给惯得不像话,饭桌上不好好吃饭,过会儿又要钱买泡面吃。这样的姑娘一般还有一辆自行车。来买东西也不是走路来的,是骑着自行车来的。回去的时候,一只手提着泡面,一只手扶着龙头,把车骑得飞快。
海雀现在有了一位专门的清洁工,他就是王兴秀的哑巴叔。是文正友让他做清洁工的,每月有几百块工资。海雀现在养羊养牛的人多了,它们要上山,必然要经过水泥街道。它们又都是不讲究的,往往一路走一路漏。羊漏豆儿,牛漏饼,每天都得清理。哑巴就专门负责这项工作,每天早上起来,他就拿了大扫把从自家那头开始扫。他动作大,每一下都能“唰啦”出大响动来。他是哑巴,交流困难,别人也就懒得跟他吱声,他也就只有听自己弄出的响动了。这种响动又跟集体有关,跟光荣有关,还能挣钱,他就更爱听。
扫到李明芝门前的时候,他一定要站下来跟她比划几下。他们太熟了,他比划什么她都懂。李明芝还是海雀少有的几个愿意跟他说话的人之一,他也很喜欢她说话是总是笑盈盈的样子。
那时候,海雀的山脊上,那片林子的头顶,一般都会悬着一轮太阳。即使多云,那里也是一团炫光。而那些赶早放牲口的,有时候会在山上吼两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