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述中的拷問

§音樂之伴

字體:16+-

音樂是有年齡的。

在我們幼年的時候,音樂也許曾經是保姆。旋律的構成簡單而稚拙,但每個音符都舒緩、柔和、溫厚和淳樸。那節奏是搖籃式的,在搖晃著的歌謠裏,我們的骨節一寸寸放大著成長著,卻分不清保姆和音樂,是怎樣各司其職又互為其主。

少女時代,音樂輕捷的腳步,是我們第一個悄悄欽慕的戀人。我們在深夜與它相約,聆聽它的傾訴和呼喚。樂曲中每一處細枝末節,哪怕一個小小的顫音,也會讓我們心跳臉紅;那歡喜是純真無邪的,來自生命本源的衝動,饑不擇食,來者不拒,無論哪一種音樂都會使我們歡欣。但可惜那時我們太年輕,心裏喜歡著,卻無法分解和辨析它真正的奧妙。

到了發燒友的年齡,音樂是托付和發泄所有的青春熱情、寄予內心狂熱崇拜和愛戀的對象。那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偏愛激昂、亢奮、熱烈和無序的歌曲,嚴格說那已不是音樂。革命一度消滅了音樂,對於音樂革命的熱愛,愛得盲目而瘋狂。音樂在那個年齡已不再是音樂本身,而是作為**的象征存在。更多的時候,它是一種煽動性極強的燃料,可驅動我們的血肉,為欲望和理想奔走。

當我們成為沉穩和成熟些的青年時,浮遊**漾在空氣中的音樂,也漸漸沉澱下來。那時我們開始思考音樂,我們努力試圖去讀解和領悟,還有對話。音符變得立體,有一種輻射和擴張的趨勢,暗藏著你聽得見或是聽不見的聲音。音樂不再僅僅是一種情緒,而有了實在和具體的內容,成為可視可感的語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學。你發現音樂世界其實是一條深不可測的隧道,內壁懸綴著抽象的音符,不可複製也不可臨摹,往往當你開口或是動手將其製作成曲譜時,它們卻已消失。你隻能將其烙刻在腦子裏,一遍遍碾磨成體內血液流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