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述中的拷問

§感恩與愧疚

字體:16+-

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至今已傳誦千年。

而今天的世界,有了更多不停地走來走去、永遠在路上的遠行人。

也許是求學、也許是謀生,既是拚搏、卻也是無奈。我們把年邁的雙親留在家裏,然後遠走高飛,去尋找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謀生的疲憊與艱辛中,我們盼著千裏萬裏之外,父母慈愛的家書和鄉音帶來慰藉;然而,在成功的喜悅中,我們可曾記得父母那焦慮與牽念的眼神?

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離家多久,無論我們失意失敗或是風光得意,總有兩雙飽含淚水的眼睛,遠隔千山萬水,始終在默默注視著、追蹤著我們。她不會因你一時的榮耀而忘乎所以,他不會因你長久的挫敗而沮喪懊惱。他和她隻關心你是否平安無恙、是否健康快樂、是否能順利成長。他和她隻有一件事藏在心裏不說:孩子,你什麽時候能回家看看?

那就是我們的父母。嚴父慈母或是嚴母慈父——許多年中,你是否能感覺到在那平常瑣碎的日子裏,父母的仁慈與仁愛、寬容與忍讓?在遠行的旅途中,你是否能時時想起他們的克製與等待?我們可曾為自己對父母的疏忽大意與冷漠麻木,感到過愧疚?

而現實世界裏——茫茫人海中,那些與“慈母”和“遊子”有關的身邊之事,卻也許被我們輕輕掠過甚至置若罔聞。若是翻開報刊或是點擊互聯網,竟有那麽多觸目驚心的事實,令人驚駭,發人深思:

——一個極度貧窮的家庭,為了讓考上大學的兒子交上學費,父母親輪流賣血掙錢。幾年裏父母親所賣的血量,能以桶裝。兒子進城後卻迷醉於時髦的生活方式,以父母賣血的錢揮霍擺闊,父母流幹了最後一滴血,貧病交加,兒子卻離校出走,音信全無。當媒體終於找到這位浪**“遊子”之時,他甩下一句冷冷的話:那是他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