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鬼子

序:“根”“信”兼備才是“大地之魂”

字體:16+-

施戰軍

“大地之魂”書係,集合了堪稱當今文壇最優秀的部分男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他們大都是鄉村經驗的記述者,即便以城市為生活背景,也不時隱約透出鄉土的根脈。

現代時期中國的“大地之魂”,首推魯迅。1928年,台靜農把自己起名叫《蟪蛄》的第一部小說集書稿送給魯迅審讀,出版時聽從魯迅的建議,把書名改為《地之子》。這一改,樸實依然留存,但是質地變得闊大深厚。“在爭寫著戀愛的悲歡,都會的明暗的那時候”而有人仍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到紙上——魯迅的評語幾乎涵蓋了所有“地之子”寫作的氣場。

家園生態、時運流變、身世遭逢、民族性格……承載著一切,依地而生的人,在其中存活,在其中困惑,也在其上立身,更在其上行路。

那些不朽的文字,由魯迅、台靜農們,寫作在城中,紮根在地底,敏感多汁、壯碩堅韌的枝幹伸向浩茫人間和風雲天際。

“他終於還是一個‘人之子’”,魯迅在1924年年底談到既為“神之子”又是“人之子”的耶穌。我們不妨這樣揣摩:平凡的“人之子”,都是立“根”於地,緣於父母所生親情所係的生命;又因為秉持“信”,才既親和家常又超拔不渝。我們不一定非要將這看成魯迅的自況,但是我們完全可以依此想象魯迅。

有“根”,才稱得上“地之子”;有“信”,才稱得上“人之子”。“根”、“信”兼備,才配得上“大地之魂”。

這樣說來,讀者方家也不一定把每一部小說看成“地之子”並“人之子”的賡續、創新之作,但是,諸君盡可以從中各自尋繹“地”之大者、“魂”之立者。

(“大地之魂”書係,重慶出版社2013年出版,包括陳忠實《霞光燦爛的早晨》、劉醒龍《燕子紅》、張煒《九月寓言》、李銳《萬裏無雲》、艾偉《愛人同誌》、趙德發《嫁給鬼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