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盛宴

§第四十三节 品味济南品读心泉

字体:16+-

济南是阳刚的,如山;济南是奔腾的,如河;济南是灵性的,如泉;济南是最为执著的,华不注这个坚韧的“花骨朵”,“几十亿年,仍是一个骨朵。雪落着,看!他在使劲开……”;济南是美丽诱人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那就是一卷赵孟頫的清丽山水画。济南是潇洒的,“温一壶陈年老酒”,“吟一阙绿肥红瘦”,“挥一管彩笔,描画名士长卷”。

济南像一个摇篮,挂在黄河的纤绳上。济南是一幅画,铺在大地上。济南名士徐北文站在高高的千佛山上,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美仑美奂的济南全景图:“济南又是四面环山,青峰为屏的城市,若在城南千佛山上,凭栏俯望,城市宛如放在绿绒毯上的一件彩色上衣,泺河与娥英河连接起来,形成一串翡翠项链,围绕着一面银光闪烁的宝镜,那就是大明湖了。清清的水啊,您把济南打扮得多么秀气而又俏丽。”

坐上古色古香的画舫,从黑虎泉出发,沿护城河游览泉城风光,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游船缓缓而行,济南的美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等著名景点便一一呈现在眼前。游船来到大明湖,你的眼前便豁然开朗。湖面辽阔,开满了荷花。沿湖是依依的垂柳。柳丝飘飘,就像少女的一袭长发,美丽飘柔而又落落大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此时此刻,让人仿佛回到了古时,和那位天才女子一起**舟,吟词赋诗,欢歌笑语,置身于“画”,流连于花,沉醉于词,“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岂一个爽字了得?

泉水润开了大明湖的荷花,润甜了黄鹂的歌喉,也润美了济南人的日子。七十二名泉为济南增添了无限的柔情诗意。济南人用泉水泡茶、洗衣浇花,泉边人家“门外泉塘窗前柳,无尽碧波莺燕啾。家中有客呼上茶,小桶一提香意稠”。刘玉民的《济南竹枝词》把济南人亲泉爱泉的天性和温馨甜蜜的生活描绘得活灵活现、可亲可感,让人不禁产生坐在泉边喝一碗泉水泡制的大碗茶的欲望。

济南是有名的曲艺之乡。山东快书、章丘梆子、梨花大鼓、五音戏、山东落子等民间艺术,真可谓名家云集、调曲荟萃。《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写得犹为生动。一盏盏宫灯高挂屋顶,八仙桌、太师椅整齐地排列在大厅内,舞台正中挂着“曲山艺海”的牌匾,南词北曲、说学逗唱,喜笑颜开的张张笑脸,仿佛像趵突泉泛起欢快的涟漪。这些在泉水中浸过的艺术让济南人的生活愈发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济南是出好汉的地方,秦琼、铁弦,铁骨铮铮。济南更是一个出雅士的地方。“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看李清照、辛弃疾、杜仁杰、李开先、马国翰等济南人,哪个不是大雅之士?

我热爱济南,爱她的山、她的河、她的湖、她的泉,也爱因之而产生的汩汩心泉。我爱孔孚、桑恒昌、杨健的诗歌,爱侯林、简墨的散文,爱张震声、常芳、李小萍、罗珠的小说。就像千姿百态的趵突泉、珍珠泉、五龙泉、金线泉,这些心泉更是异彩纷呈。虽说风格迥异,但它们无一不是涌自济南这片神奇的土地,无一不是从心灵的最深处喷涌而出,那么纯净、那么甘洌、那么富有灵性。“看山看水自由身,著处题诗发兴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做济南人!”我爱济南,也像爱她的泉水一样爱着济南人那不断涌流的汩汩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