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盛宴

§第四十四节 圣母山下海棠开

字体:16+-

说实在的,知道海棠很早,认识海棠很晚,爱上海棠则是近年的事。

大文学家苏东坡有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人把海棠比作一位让人痴情的美人,不但外表长得美,而且善解情怀,那怕点着红烛,也要和美人彻夜长伴。“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海棠更是大才子唐伯虎的知己,似乎这人世间没有谁比海棠更能解他心曲。海棠解人,于是,便有“解语花”雅号。

海棠,真的很美,素有“国艳”之誉。“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宋·苏轼)这世上,没有哪一种花堪比海棠更美丽,更绚烂。

如果,只是从古诗中去读,也许你会认为那是古人对海棠的偏爱。然而,当你来到平阴县榆山街道圣母山下的海棠园,你就会立时产生一种“惊艳”般的触动。阳春时节,大地在升温,海棠在萌动,“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尚未等到叶子伸展开她那扇形的羽翼,却早有颗颗饱满、点点腥红的海棠花蕾跃上枝头,用不了几天,铺天盖地的海棠便会如彩色的海浪一样扑面而来。

海棠是中国的传统花卉,在全世界有35种,我国有25种,圣母山海棠园荟萃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品种。西府海棠、垂丝海棠、铁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二十多个品种,五十多个花色,争奇斗妍。眼前的海棠园,仿佛万千丽人齐聚圣母山下,在上演一出迷人眼、撩人心、醉入神的盛妆舞会。

圣母山下海棠开,小红大白越女腮。

人间何来此尤物,应是踏月瑶池来。

海棠初开新著雨,娇妖胜似二八女。

梁广对此迟落笔,杜甫难吟惊人诗。

我惊诧于海棠的美,一遍遍地吟诵着她。

西子新沐初妆成,曲水作镜醉玉容。

不为仙人下瑶池,即是嫦娥离月官。

海棠,几乎成了我心中的女神。

海棠是中国人的大众情人。在古代民间,是很讲究宅院植物配置的,人们最喜欢把“玉棠春富贵”五种花卉植于院落。玉,指玉兰;棠,指海棠;春,指迎春;富,指牡丹;贵,指桂花。海棠富丽而不妖冶,热情而不娇情,绚烂而不粗鄙,高贵而不幽闭,潇洒而不恣肆,她不仅给人以青春、喜悦和充满生气的感染力,还会让人心底生出一种挥之不去的爱恋、牵挂和痴迷。

“陶公如知阆苑在,无心再觅桃花园。”沿着潺潺流水,淋浴着沁人肺腑的馨香,欣赏着姹紫嫣红的海棠,忽然想起了陶渊明。挡不住的美,挡不住的**。如果,陶公见到这让人魂牵梦绕的海棠,一定不会“独爱菊”,他也会“一片春心付海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