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13

字体:16+-

台上的党老师刚公布完旅游地点,同学们就欢呼雀跃起来,整个教室快乐的像是要炸了。

随着同学们的欢呼雀跃声沉下去的是高秉涵的一颗心。对这次毕业前夕按学校规定组织的一日旅游,他一点也不渴望,相反,如果要是可以选择不去,他就宁肯不去。但党老师说了,不能请假。

不想去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钱。

几个月来学习紧张,高秉涵已经好久没腾出时间出去做零工了,这个月的薪水发下来买完月票和纸笔,眼下身上只剩下了最后的1元钱。

星期天,高秉涵带着这最后的一元钱和同学们一起登上了去新店的火车。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时候,同学们都很高兴。每个人都带了许多好吃的,一上火车大家就说说笑笑地打开书包拿出来吃。高秉涵也带了书包,但他的书包里却什么也没有装。

高秉涵来到车厢的一角靠窗坐下来,眼睛一直看着外面。

浮现在高秉涵眼前的是在老家读书时出去春游的情形。那时,高秉涵在同学中算是家境好的,每次春游母亲和奶奶都会给他准备上一大堆这样那样的好吃的。常常是把包里塞的满满的,背在肩上压得他的肩膀疼。到了游玩地点,好像主要任务不是游玩,而是要把那些东西赶快吃掉。每次外出春游回来,高秉涵都被撑的肚子疼。

此刻,高秉涵摸了摸空****的书包,心中感慨万千。

到了新店,同学们一起去参观碧潭。看着同学们喜气洋洋的样子,高秉涵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眼前的欢快场面总是让他想起家乡和亲人。而那一切又是遥不可及的。在同学们欢快的笑声里,一抹淡淡的伤感总是停留在高秉涵心头,挥之不去。

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们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奔进大街上的一个个饭店。

带着仅有的一元钱,高秉涵不好意思和同学们一起进饭店,他朝着街道的尽头走去。两边的店面越来越冷清,人也越来越少。在一家小食店门口,高秉涵站住了。他看到食店门口的招牌上写着这样的字样:

白米饭:1元。

小菜:2元。

汤:免费。

高秉涵掏出了口袋里仅有的一元钱,走进了这家小食店。

小食店里有十几张桌子,由于便宜,差不多快坐满了。

台子上放着一盆米饭,旁边放着两溜十几个各式各样的小菜,有炸鸡腿、卤豆腐、五香茶蛋,还有油炸花生米、清炒小油菜等。

来到台子前,高秉涵说:“来一碗米饭。”

中年男人模样的小食店老板拿过碗盛上米饭,递给高秉涵,顺口问:“要什么菜?”

“不要了。”高秉涵不好意思地说。

老板好奇地看了一眼高秉涵,把手里的那碗米饭递给他。

高秉涵把米饭放在靠墙角的一张桌子上,又来到台前的免费汤桶跟前盛了一碗免费的海菜汤。

吃饭的时候,高秉涵觉得一屋子的人似乎都在看他。特别是那个老板,看他一眼,还要和旁边的一个厨师嘀咕上几句。高秉涵听不清老板在说些什么,只觉得自己的两颊在发烫。

早晨出来的早,高秉涵没吃早饭,这会感到肚子很饿。为了填饱肚子,高秉涵站起来又去盛了一碗免费汤。面对那些看他的好奇眼神,高秉涵想:我又没偷,喝免费汤又不犯法,就让你们看吧。

刚把勺子放进捅里,那老板就过来了。高秉涵心里忐忑着,不知道这个老板要干什么。

老板把高秉涵手里的碗要了过去,说:“孩子,我给你盛点鸡蛋汤吧。”

拿过高秉涵手里的碗,老板给他盛了一碗翻着金黄色蛋花的鸡蛋汤,又顺手端过一个小盘一起递给了高秉涵,小盘里放着的是一个油亮亮的炸鸡腿。

高秉涵愣住,看着老板说不出话来。

“孩子,快趁热吃吧。”老板说。

高秉涵的眼睛一下就湿润起来,他模糊着眼睛端着蛋汤和鸡腿回到饭桌旁边。

来到桌子跟前,高秉涵更加吃惊。原本只有一碗米饭的桌上又多出了几个小菜盘,每一个菜盘里的菜都是满满的没动过筷子。

旁边的一个客人说:“孩子,吃吧,这是刚才的一个客人专门点了送你的。”

高秉涵的泪水再也止不住,眼前丰盛的饭菜在他眼前一点点变得朦胧。他对着众人无言地深深鞠了一个躬。

考试是周末的白天,高秉涵被安排到成功中学考试。

清晨一大早,学生们就来到学校,党老师简单说了一下注意事项,大家就开始往成功中学那边赶。

一出校门,又是一帮家长早已等在了校门口,都是来接孩子去考试的,有开车的、骑摩托的,还有一些骑着破旧的单车。家长们的眼神都是一个样,充满了期盼,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校门口,要是见自家的孩子出来了,脸上顿时会绽出灿烂的笑容来。

看着这些家长的眼神,高秉涵心头又是一番酸楚。建国中学离成功中学有好几站地,他不舍得花钱做公车,只得加快了步子快些赶路。

刚走了没几步,一辆的士唰地一声停在他身边。

“小弟弟,上车吧。”的士司机摇开车窗对他喊。

“不坐。”高秉涵摇摇手。

后面的车窗也摇下来,刘主任从车窗里探出脸:“秉涵,我和李老师今天陪你去考试,快上车。”

再一看,后座上真的坐着李学光老师。

李老师绽出慈母一样的笑容看着他:“秉涵,快上车。”

高秉涵知道打计程车一定要花很多钱,就说:“打车太贵了,我自己走着去就可以。”

刘主任说:“秉涵,这是张县长计程车公司里的汽车,专门来接你考试的,你就不用再客气。”

李老师也说:“秉涵,快上车,不要迟到了。”

高秉涵不再坚持,打开前门坐到了司机旁边的位子上。这是高秉涵第一次坐的士,街道两边的房屋树木飞速地向后划过去。

高秉涵回过头:“李老师,张叔开的士公司了?”

李老师说:“是咱们菏泽同乡凑钱开的这家的士公司,你张叔只不过是个牵头的。”

李老师递给高秉涵一盒清凉油,说:“这个你拿着,天热了就在眼角涂一点,能提神。”

中午,刘主任和李老师一起请高秉涵到小饭馆里吃饭。一连三天的考试都是这样。最后一天考完试的时候,一个同学问高秉涵:“是不是你母亲从大陆来台湾了?”

高秉涵一愣,模棱两可地点了点头。

考完试,高秉涵也没敢把学习停下来。他从刘晋京那里借来了高中课本,开始预习高中课程。初中三年六个学期,除了第一学期没有奖学金外,班里另外的五次奖学金都让他一个人拿了。到了高中,学费增加了一倍,他还是要靠拿奖学金才能读高中。因此,从现在开始,他就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每每下午三点多,高秉涵下了班就会去高虎雄家和他一起在大树下温习功课。

那个叫梅子的女孩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闯进高秉涵的生活的。

最近,几乎每天下午高秉涵都可以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红脸蛋女孩挑着一担橘子从高虎雄家门口经过。女孩是去山下的北投镇上卖橘子。有时,女孩要是走累了,就会在高虎雄的家门口放下担子歇一会。高虎雄的父亲认识女孩的父母,说女孩的家就住在附近的山上,家里有个很大的橘子园,每年橘园里的收成颇为可观。

女孩和高虎雄很熟悉,经常和他打闹着玩。但女孩看见高秉涵却有些害羞,本来就是个红脸蛋,看见高秉涵后脸蛋变得更红。她总是拿了橘子给高虎雄吃。高虎雄扒开一个橘子,自己吃一半,给高秉涵一半。看着他们两个吃橘子,女孩脸上就笑得很甜美。

“橘子姐姐,你的橘子真甜。”高虎雄叫女孩是橘子姐姐。

有一回,女孩主动和高虎雄打赌。她指着一棵高高的大树说:“虎雄,我看你今天一定上不到那个树杈上去。”

橘子姐姐知道他的爬树水平是一流的,高虎雄不明白橘子姐姐为什么还要和她打这个必输的赌。

“我要是上去了,橘子姐姐给我什么奖励?”高虎雄问。

“一支圆珠笔。”橘子姐姐说。

“当真?”高虎雄兴奋地问。

“当然,我说话从来都是算数的。”

“那好,你看着。”

说着,高虎雄就爬到了树杈上。骑在树杈上,高虎雄得意地笑着说:“橘子姐姐,下山一定别忘了给我买圆珠笔!”

树下的橘子姐姐羞涩地看了一眼旁边的高秉涵,挑着橘子迈着富有弹性的步子下山了。

第二天,橘子姐姐果真给高虎雄带来了一支崭新的圆珠笔。不光是给高虎雄带了,也给高秉涵带了同样的一支。

高虎雄说:“橘子姐姐,你不公平,秉涵哥哥又没有上树,你凭什么也给他圆珠笔?”

橘子姐姐不说话,只是低头抿嘴笑。一边高虎雄的父亲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等橘子姐姐下了山,高虎雄的父亲就对高秉涵说:“秉涵,我看这女孩子是对你有意思,要是娶了她,守着个那么大的橘子园,吃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猛然间,高秉涵想到了自己十一岁时娶得媳妇李大姐。李大姐是他的媳妇,他俩是拜过堂的,他不能再在外边娶媳妇。

但高秉涵又觉得不好意思把这件事说出来,就吞吞吐吐地说:“大叔,我还小,现在还不想考虑这个问题。”

一着急,高虎雄父亲的嗓子就又呼噜起来,他满脸遗憾地说:“你可要考虑好了,不要错过了一个好机会,这个女孩子人长得漂亮家境又富裕,光靠橘子就能讨生活,是门不错的婚事。”

高秉涵笑笑没回答。

考完试一个月之后,高秉涵拿到了建国中学高中部的录取通知书。收到通知书的当天,管玉成的信也到了。管玉成已经考取位于冈山的空军航空机械学校。在信中,管玉成邀他去台南游玩。

休假期间,高秉涵约上朱大杰一起坐火车去台南看管玉成。

三个儿时的伙伴在台南的照相馆里照了张合影。

定格的瞬间,高秉涵猛然意识到,距他们一起坐汽轮马车离开家乡的那个清晨,已经过去了整整七个年头。

管玉成又带着大家去拜访了刘师长。刘师长住在眷村用泥巴和竹子搭成的房子里。

看到高秉涵和朱大杰都有了生活着落,刘师长由衷的替他们感到高兴,把家里唯一的一只鸡杀了招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