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年一度随探亲团回乡探亲的同乡越来越少。同乡们大都已经七十开外,想跑也跑不动了。还有一些像高秉涵这样岁数稍小一点的同乡则认为,间隔几年回去一趟看看就可以了,每年跑身体吃不消。
终于,在2003年的春天,探亲团只剩下了高秉涵一个人。
这些年来,高秉涵已经对回乡形成了一种依赖症。一段时间不回去,就觉得心里少了什么,空落落的。
虽然是没有同乡报名和他一起回乡,但高秉涵依然还是要回去。
要回去,就要有站得住的理由给老伴告假。两个需要他往回带的骨灰罐是理由,还有一个理由暂且不能对石慧丽说。于是,高秉涵就打算先不把探亲团只有他一个人的事告诉老伴,给她来一个蒙混过关。
知道高秉涵又要回乡,石慧丽的确是有些不高兴。她的不高兴是因为高秉涵回乡的日子和天成大酒店的30年店庆冲突了。
“天成大酒店”的董事何文雄已经成了高秉涵的亲家,大儿子高士玮留学回来后娶了何文雄的女儿何千玉。两家原本就是多少年的至交,成了亲家后就更是亲上加亲。酒店里无论搞什么活动,高秉涵夫妻俩都是不可缺少的座上宾。
这次店庆很重要,石慧丽非常希望丈夫能够留下来。
这天晚饭后,石慧丽再次问丈夫:“你到底是参加店庆?还是回菏泽?”
高秉涵已经把不参加店庆的事情向亲家和儿媳妇作了解释,一听说要带团回乡,他们都表示了理解。
见高秉涵不回答,石慧丽就又追问:“快说,到底是去还是留?”
高秉涵回答得有些结巴,说:“我还是回去吧,那边都知道了我要回去,再说我还要带团。”
一听这话,石慧丽不打算绕弯子,直接戳穿高秉涵:“带什么团,我早打听了,除了两个骨灰罐,不就你一个人吗?”
高秉涵一怔,谎话被戳穿,脸上有些过不去。
这次回乡,除了那两个骨灰罐之外,高秉涵还有一个别的原因。这个原因是瞒着石慧丽的。
这些年来,高秉涵瞒着家人在老家做了很多事。有些是事先已经打算好的,有些则是回乡后触景生情凭着当时的一腔热情做出的临时决定。
为贾坊中学捐献桌椅的事情就属于后者。
由于父母都曾经是乡村教师,高秉涵对老家的乡村学校总是投以格外的关注。
早在几年前,继捐助奖励高庄籍学生之后,高秉涵就和贾坊中学签署了一份协议。每年由他出资一万元,用来作为学校的教育奖励基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三好生。
每次回乡,高秉涵都会抽出时间去贾坊中学看一看。上次回乡的时候,他发现刚刚修建的教学楼里,用的还是一、二十年前的老桌椅。很多只剩下了三条腿,要用砖头垫着才能立得住。还有一些桌椅的腿是用绳子和布条绑着的,一松开就散了架。高秉涵问一边的常双建校长,盖楼的钱都花了,为什么不一起把桌椅也换了?常校长尴尬地笑笑,说光是盖教学楼就把钱全花光了,实在是没有钱再买桌椅,只能等以后有了钱再说。
来到教室里,看到那些被捆绑成五颜六色的残废桌椅,高秉涵再也沉不住了。
他当时就表态要捐助三万元人民币为所有教室都换上新桌椅。
前些天,沙德庭打来电话,说是定制的桌椅已经做好了,近期就可以投入使用。
为了感谢高秉涵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贾坊中学的常校长执意要搞一个剪彩仪式,邀请高秉涵参加。当时还不知道“天成大酒店”要搞店庆的事情,高秉涵一口答应了。答应了的事情就不能食言,这是高秉涵的一贯作风,所以他必须要回去。
高秉涵这次回乡,正是为了剪彩这件事。
见高秉涵无力反击,石慧丽又苦口婆心的说:“人家都是回去个一、两趟,图个新鲜,看看老家是个什么样也就行了,谁像你,老是这样跑来跑去的,把钱都扔到了飞机上!”
一听妻子提到钱,高秉涵就想起在家乡的那些林林总总的捐款,他不敢在这个话题上多停留,支吾着说:“其实,机票是用不了几个钱的。”
石慧丽马上说:“机票是花不了几个钱?那这些年你究竟把钱花到了哪里去?难道真像士佩说的那样,你在那边有了相好的?把钱都花到了她身上?”
一听这话,高秉涵反倒坦然:“这个你可以尽情调查,我高秉涵是什么人你到现在还不明白吗?”
石慧丽当然不相信高秉涵是那样的人,那只不过是女儿和爸爸之间的玩笑话。但家里这些年来的确是没有积攒下什么钱,这不由得让她感到很恼火。在同学中,和她差不多条件的,到了这个年纪,哪个不陈下个几套房几台车的?只有他们家,这十几年根本就没什么大变化。大儿子士玮结婚时拿出全部家当才勉强买了个小三居,女儿士佩结婚的陪嫁也很一般,害得她在众人面前没面子。
前些年三个孩子都在国外留学,没攒下钱情有可原。现在士玮和士佩都工作了,在悉尼大学读博士的士琦是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也不需要花家里太多的钱,怎么家里的积蓄还是不见多?左算右算,石慧丽都认为家里不该这么“穷”?
石慧丽原来一厢情愿的认为丈夫是把钱花到了机票上,现在看来不太对头,机票才几个钱?唯一的解释是丈夫把钱花到了不该花的地方。虽然不知道究竟花到了哪儿?但她却肯定一定是花到了老家里。
想来想去,石慧丽得出一个结论,导致家庭收入减少的根本原因就是丈夫的这种无休无止的返乡。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她不能再这样听之任之下去。
也不单单是为了钱。石慧丽也担心高秉涵的身体。奔七十的人了,身子骨瘦的像个搓衣板,路上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想到这里,石慧丽就说:“不管怎么样,这次都要听我的,你不能回去。”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来了。
高秉涵拿起电话,话筒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听了半天,忽然明白过来,竟然是济南的那个印刷厂厂长打来的。
高秉涵马上兴奋起来。
事情过去两年,齐美智要找的人终于有了消息。
高秉涵的声音立即亢奋起来,他对着话筒吼:“什么?他过些日子还要离开济南?他姑妈还活着?太好了!好的,好的,我马上通知齐女士,我们抓紧时间赶到济南去!”
石慧丽以前听高秉涵说过齐美智的事情,一听这话,她也关注的竖起了耳朵。
放下电话,高秉涵对石慧丽说:“齐美智寻亲的事情有消息了,我得马上带她回济南去找她老公前妻的那个亲戚。”
石慧丽看了高秉涵一眼,没有说话。高秉涵知道回菏泽的事石慧丽算是同意了,心里不由的轻松起来。
高秉涵知道,石慧丽虽然厉害,但却心地善良。
士玮和士佩去机场送的高秉涵。两个骨灰罐,士玮拎一个,士佩拎一个。
上巴士的时候,士佩怕不小心摔了骨灰罐,就紧紧地把骨灰罐抱在怀里。想着几年前士佩在地下室被骨灰罐吓得跌倒在地的情景,高秉涵又感慨又欣慰。孩子们大了,懂事了,也理解了他对老家的那一片眷恋之情。
到了机场,高秉涵看到齐美智已经到了。她女儿李晖这次也跟着一起回去,齐晖的怀里抱着父亲的骨灰罐。
进安检的时候,女儿士佩把高秉涵叫住了。她往父亲的口袋里塞了一小包生花生米,然后伏在父亲耳边低声说:“出门的时候,妈咪让我交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