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根
河北作家張玉清,致力於小說創作,在小說創作中又集中精力於短篇小說。這在鍵盤敲擊、長篇成風的當今文壇實屬難得。老舍曾經說過:“短篇比長篇還要難寫的多,因為長篇在不得已的時候可以敷衍一筆,或材料多可以從容布局,而短篇是要極緊湊的象行雲流水那樣美好,不容稍微的敷衍一下。”冰心也表達過同樣的意見:“短篇小說寫起來不一定比長篇容易,因為主題的選擇,情節的剪裁,文字的推敲,要用去許多功夫。”“一篇好的短篇小說,最能顯出作者對於生活的熟悉,對於事物的敏感,對於材料的剪裁。”
案頭擺著張玉清的好幾部短篇集子:《地下室的貓》、《有一個女孩叫星竹》、《青春風景》。閱讀玉清的短篇,最使我感奮的是他對短篇藝術的鑽研與嫻熟把握,是他對於生活的熟悉、事物的敏感與材料的剪裁。
張玉清的短篇無疑是一種“深度”寫作,在很大程度上還堅守著上個世紀80年代兒童文學的寫作姿態與追求,即所謂的“純文學”與作家主體性,也就是典型化(有別於當下糖葫蘆串的類型化校園小說)的寫作路數。這種路數在他早期的成名作《小百合》中就已奠定了下來。
兩個師範學校的男生,彼此都“暗戀”一位新來的女生,女生每天晚自習時,總靜靜地獨自坐在校園的路燈下看書。兩位男生每天都會情不自禁地有事無事地跑去與她“不期而遇”,他們隻要遠遠地看她一眼,這就滿足了。女生愛看詩歌,於是他們也愛上了詩歌,他們還不準宿舍的同學給她取外號……這是一種多麽純美的少男少女情感,發乎情而止於禮,熱烈而又含蓄,衝動而又理智。《小百合》是少男少女“心理成長”的優雅之作,“她就像我們曾經在夢裏見到的一尊女孩雕像”。我自從在1988年的《兒童文學選刊》上讀到這篇小說起,一直把它作為兒童小說的範本推薦給我的學生,從本科生到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