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流程

第五章

字體:16+-

上午八點,林仲達衣著整齊,麵孔刮得幹幹淨淨,一手拎一隻印有“全國中小學教材討論會議”字樣的仿皮公事包,另一邊肘窩裏夾幾本書,準時走進小院的偏門。一個人的儀容外表代表著他的文化學識、內心追求、生活態度,萬不可隨隨便便,林仲達一向這麽認為。所以他無論在哪兒上班,做什麽工作,每天早晨總是要把自己收拾得體體麵麵。他的這種規整和認真無疑得到了新單位新同事的肯定,相處幾天來,他感覺到了大家對他的認同和歡迎。

小院是一棟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式建築,正門留有一個雕花的門樓,“文革”中曾被破壞,木頭被胡亂砍成碎片燒了,留下的磚石門框又被人用石灰什麽的塗抹起來,不讓人看到磚石上雕出的精美花紋,說是傳統的奇鳥異獸之類都屬“四舊遺物”。後來這裏被辟作日軍侵華大屠殺資料館之後,出於外事工作的需要,才又找來木匠石匠們照葫蘆畫樣的重新恢複了舊時風貌。卻又因為年輕的匠人們技術不到家,做活兒又粗糙,整座門樓弄成個新不新舊不舊的尷尬模樣,活像博物館裏蹩腳的仿製品。刻在那塊嵌進牆中的一塊二尺長一尺寬的青花石板上的字:“日軍侵華大屠殺資料館”,也因為刻痕太淺的緣故,年代未久,字跡卻已經模糊,行人路過這裏,如果不是留心去看,恐怕誰也不知道門內還是個有點價值的文化單位。

通常正門不開。小院的牆上另開有一個偏門,供館裏的職工們進出。逢到大屠殺紀念日,或者抗戰勝利多少多少年的時候,這裏才會變得喧鬧沸騰起來。單位裏通常總要組織職工來接受教育,老師也帶領著長長的學生隊伍到這裏上曆史課,更有那些無縫不鑽的記者,吸著比獵犬還靈的鼻子,打電話來,或者騎著派頭的摩托車來,希望捕捉到一星半點的“獨家新聞”。這時候黑漆大門就會肅然洞開,儀態莊嚴地迎接八方來客。偶爾也會有日本遊客上門:侵華老兵組成的“贖罪團”啦,中學生暑假觀光團啦,由家庭主婦們結伴而成的“互愛會”啦,由導遊帶著四下裏看,重要些的便由外辦下文,以官方儀式接待。日本人來了之後總是又拍照又錄像,忙個不亦樂乎,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出於什麽心理什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