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辮子

手絹傳奇

字體:16+-

“你現在怎麽還在用手帕?”這是我常遇到的善意詢問。我總是回答:“打小隨身帶手絹,習慣啦!”

半個多世紀以前,上小學,老師每天要檢查學生帶沒帶三樣東西,一樣是手絹,一樣是茶缸子,一樣是口罩。手絹,這是當時我們習慣的叫法,不叫手帕。“丟手絹,丟手絹,悄悄地丟在小朋友的後麵,大家不要告訴他……”那時有“唱遊課”,“丟手絹”和“老鷹捉小雞”是進行次數最多的“唱遊”,記憶裏形象最鮮明的,一位是“小臉老師”,一位是同桌的“方子”。

“小臉老師”,自然是因為同學們覺得她臉小,給她取的綽號,她聽見我們背後低聲那麽竊叫,並不生氣,有時甚至還會聞聲回頭,微微一笑。那時候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走過場,非常認真。老師就要求我們上學時除了書包課本文具外,一定還要帶手絹、茶缸和口罩,每天頭一堂課,先檢查這三樣。

手絹和口罩,那時候真正用它們的時候,並不多。到教室外走廊裏的開水桶接水喝,一天總得好幾次。我媽給我買了一隻很漂亮的搪瓷把缸,還給縫了個藍布套子,我用起來很得意。但是“方子”——北京話發音是“方紮”,他姓方,個頭跟我差不多,寬度卻幾乎比我闊半倍——頭一次讓老師檢查時,拿出的卻是一隻吃飯的粗瓷碗,我帶頭笑,惹得全班哄堂,可是“小臉老師”卻沒笑,她和藹地跟“方子”說:“很好。洗幹淨用。也該配個布套兒。”其實更惹笑的應該是“方子”的那方手絹,可惜大家看不見,我是看真切了的,那根本就不是買來的正經手絹,而是不知從哪件舊衣服上裁下來的一塊灰布。不過“方子”的口罩讓人無法挑剔,比我們任何一個同學買來的都大都好,後來知道,“方子”他爸是水泥廠的工人,那口罩叫作“勞動保護用品”,廠裏一發就是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