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春风

第六十六章 敢问路在何方

字体:16+-

四兄弟平时各有各的忙,好久没聚了,金亮一招呼,第一时间都赶了过来。

胖子一来,先捞起一把花生米往嘴里扔,咋咋呼呼地喊:“咋了咋了?精神病在哪儿?我老中医给号号脉。”说着就往肖勇智的手腕上抓去。

肖勇智挥胳膊一挡,反手往他腰间的软肉上戳去。两人你来我往,玩得不亦乐乎。

李齐仰着脖,双手插兜,一步三晃地踱过来。

他戴了个蛤蟆镜,穿一件时髦的风衣,领子立得高高的,里面还戴着一条丝巾,正是肖勇智过年前带回来的。

“哥们儿,你这才是真的鸟枪换炮啊。”胖子上下打量他。

“嗯嗯,那个啥,”李齐装模作样地咳嗽了一声,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名片盒,打开,一人发了一张,“跟各位重新认识一下哈。请多关照。”

名片上写着三行字:

齐盛经贸公司

总经理 李齐

XX街XX商厦XX号楼XX室

“行啊哥们儿!成大老板了。”胖子一下子蹦起来,“哈哈哈,我胖子也是有社会资源的人啦!”

“你办停薪留职了?”肖勇智替兄弟开心,他知道这是李齐一直以来的想法,“来来来,把杯都端起来,祝李老板财滚广进,生意兴隆!”

几个人举杯,碰在一起:“干!”

“你妈同意了?”金亮问。

李齐妈一直不同意儿子出去干,她觉得哪都不如厂子可靠,要是有个大灾小难的,只能指着厂子。

“我骗我妈说我被下岗了,我妈要去找我厉叔说情,我死活没让,说不能再给他添麻烦,我先试着干些日子,要是不行,再回厂子找厉叔。我妈这才同意。”

厉叔是李齐爸爸的好兄弟,现在是动力厂管后勤的。

李齐父亲去世之后,这么多年来,一直关照着他们家。

金亮点点头,道:“这样也行,这样你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其实金亮是有些担心李齐的,他家一老一小都指着他,万一他做生意赚不到钱,一家三口都得喝西北风。

金亮觉得自己家的结构是最好的,他工作稳定,旱涝保收,父亲母亲开店赚钱,即使有些波动,有他兜底,不怕吃不上饭。

“既然决定了就好好干,你一定能成!”肖勇智对李齐很有信心。

他做生意有诚信,不坑人骗人,赚的都是良心钱,“有啥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吱声。”

“对对对,”胖子兴致勃勃地接道,“就是你那离得有点儿远,不像亮子这儿,抬脚就到。”

李齐先干一杯,表示谢谢。继而转向肖勇智问道:“你刚才发啥神经?”

肖勇智手里转着杯子,一时沉默,不知道该怎么说。

金亮抢话道:“这位新任的动力厂最年轻的工段长说,自己不知道该干啥。你们说,他是不是狂伤?”

胖子赞同道:“你是不是烧得慌?还是发癔症?工段长啊,比我们高两级啊!兄弟,你快喝口酒降降温。”

在一般人的眼里,肖勇智提升的速度就像坐火箭一样快,这还有啥不满意呢。

“要不,咱哥俩儿一起干吧,”李齐拉拢肖勇智之心不死,“你也办停薪留职,咱俩合伙。成立一个真正的公司,赚大钱。”

“不行不行。”金亮和胖子一起反对。

“勇智打小就聪明,学习好,技术也好,放眼整个厂子,跟咱们班大班的,有比勇智强的吗?没有,他就是头子!”金亮一挑大拇指,继续道,“安安稳稳,妥妥当当的,多好。”

胖子也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那可亏大了。放弃现在就等于放弃了将来,勇智以后说不定能当主任、当厂长呢。”

李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计算器,反问道:“亏多大?我给你们算算。就拿分厂厂长的工资待遇算吧,算工资条上的应发工资,不算实发工资,加上过年过节的福利,再加上一间房子的市场价,再加上生病住院报销的钱,林林总总加起来。“

他把计算器举起来给几人看最后的总数:“你们看,一年就这些,十年,我后面清个零。勇智,这些钱,你觉得我们几单生意能赚回来?”

“你这算得不对,工资年年涨啊。”胖子争辩道。

“我们的生意也会不断扩大,卖更多的货,赚更多的钱。”李齐雄心勃勃地说。

“勇智跟我们不一样,他将来是干大事的人。”金亮跟胖子统一战线。

李齐摇头:“我不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他转向肖勇智,“你们发没发现,最近几年进厂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大学生代工段长的。而且,不光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也都有了,你们等着瞧,往后会越来越多,那些以工代干的技校生以后就没有转干的机会了。”

一句话说到了肖勇智的点子上。他抬头看看周围,这里的情形跟他在昆山看到的截然不同。

昆山的工业区,晚上九十点钟,仍然是一派繁忙工作的景象,上下班的人熙来攘往,工厂门口招工的地方,不时有人过去打听。

“李齐说得对,身份压死人。如果没有干部身份,没有学历,我现在就到头了,永远升不上去。”

兄弟几个这才明白他今天发神经的原因。

胖子不禁仰天长叹:“我是不指望在厂里混出个眉目了。算命的说,我是偏财命,三十岁之前能发一笔大财。”

胖子他妈有一年赶庙会,遇到一个算命的,周围人都说他算得特别准。

胖子妈就给俩儿子各算了一卦,给胖子算出来的就是这个结果。

自打大庆副路路头那家开了个彩票站,胖子每周两注,雷打不动,巴望着三十岁之前中一注大的。

“再熬几年就能分上房了,勇智加分多,至少能提前三年。”金亮道,他就不指望厂里分房了,过段时间还不知道在哪上班呢。主要是他爸他妈已经在计划给他买房。

“房子的事如今不能全指望厂子。”李齐道,“这附近的地都快盖满了,你们仔细想想,还有哪块能盖新房的?除非把旧房扒了。房子早都盖到‘山上’去了,而且房价一直在涨,去年6000能买一屋一厨,今年就得7000。”

几兄弟齐齐点头,这一点李齐说得一点儿没错。

照厂子现在的情形来看,货币化分房是大趋势,不花钱就住房子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

“勇智,你好好考虑考虑。我现在租了床子,一个人真忙不过来。客人多的时候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不说,一泡尿能憋死个人。两个人的能量绝对比一个人大,一个人出去上货,一个人守铺卖货。”李齐继续游说道,“而且,我特别想去南方看看,除了上海,还想去广州、深圳,学学人家都是怎么做生意,搞产品的。”

“不行,至少现在不行。我不能扔下我师傅不管。”肖勇智说。

一听这话,三个人都沉默了。他们清楚肖勇智拜师时师徒俩说的话,也知道他对师傅的感情。

“明白了兄弟,我这话撂这,哪天你改变主意了,我今天这话还算数。”李齐仗义道。

肖勇智大力点了两下头,举杯碰了一下李齐的杯子。

金亮也端起杯跟他们碰了一下,道:“勇智也别想太多,你要是升不上去,别人更升不上去。你的成绩在那摆着,你们分厂但凡提拔一个,也得首先考虑你。你就安心干吧。”

“等哥们儿发了财,在座的都有一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胖子豪气地说。

金亮拍了他头一下:“你少做点儿白日梦吧,还等你发了财,你现在不就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吗?”

几杯酒下肚,肖勇智有些上头,他长吐一口气,往前俯了俯身,小声说:“我跟你们说啊,我之前去上海那边出差,那边的小型工厂特别多,一家挨一家,家家都招工,我还特意去问过。你们猜,他们给啥条件?”

“啥条件?别卖关子,快说!”仨人都急着想知道。

肖勇智眼睛闪了闪,道:“都住集体宿舍,根据级别、工龄不同,住不一样的宿舍。”

“那你呢?你这样的大手,能住啥样的?”胖子急不可耐地问。

“我嘛……嗯……一屋一厨。”

“啥?我的妈呀!”金亮惊叫,“那不等于直接分房。”

“工资给开多少呀?”

肖勇智伸出三个指头:“能给到这个数。”

“天呢!三千?”三个人同时惊呼,半晌没人说话。

“你去了干啥?还干电焊吗?”李齐问。

“主要还是老本行,还可以带徒弟,带班组,还能负责生产。”

“那就是当主任、当厂长了?没文凭,不是干部也行?”

肖勇智点头:“他们不管那些,技术好,有能力就行。”

“真的假的?”胖子仿佛看到了他的偏财在哪里了,“那我也去吧。”

“切,人家也不是有钱没地方花,随便谁都给高工资。”李齐不客气地贬斥他。

“我咋的我,我也是技校毕业,有热处理工证的。”胖子拍拍胸脯,十分不服气。

“那边更多的是看能力,看贡献,不论资排辈,也不靠关系。”肖勇智解释道,“只看能不能带来效益。”

“那医疗费,退休金,还有孩子上学管吗?”金亮最理智,想得最长远。

肖勇智摇摇头:“没提。十有八九是不管的。”

“那就还得考虑考虑。”金亮一向比较保守。

“其实,工资啊、职位啊固然重要,但他们那种干劲儿,主要是那个速度,还有当地对他们的支持,说了你们可能不信。”

提到这点,肖勇智谈兴大发,“有一回我在那个韩老板的车上,他接到他们市政府工作人员的电话,直接问他,有没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政府出面提供帮助的。我惊得目瞪口呆,那可是官方啊,主动打电话问。再看我们分厂成立新工段的事,这还是市里的重点项目呢,层层把关,层层过问,小半年才批下来。启明机械厂建一个厂房,你们猜多少天?从开始建到投入生产,二十多天。”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李齐把手里的烤串往盘子里一扔,道:“MD,老子一定得出去看看,必须的!”

直到散局,几个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也没能帮肖勇智想出来他未来的方向到底在哪里,应该往哪条路上走。

这题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