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死亡

第二十四章 教士的落败

字体:16+-

23、杀手‘教士’的落败

华灯初上的夜晚,喧闹了一天的城市开始了夜间的繁华。霓虹灯下、人行道旁随处可见匆匆赶路的身影,酒店商场、公园广场到处都是休闲消遣的人群。

滨海广场上一块划着白线的区域内,一大群孩子踩着滑板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围观的人群发出尖利的喝彩声与惊呼声。也有小混混在人群中左顾右盼,一副乖张的模样。

一台不起眼的黑色本田从滨海大道的辅道上驶出后右拐,在滨海广场前停下来,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名男子,有一位小混混故意与男子碰撞一下,男子笑了笑,侧身让开,大步走向路边,拉开车门坐上本田的后座。

本田行驶的方向是国家体育场,车速很慢,开车的司机似乎对道路不太熟悉,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司机至少多花了百分之五十的时间。在到达国家体育场之后,本田在路侧靠边停下,后座门打开,那位在海滨广场上车的男子下了车,匆匆走进路旁棕榈树下的阴影里。本田再次启动,这次的速度极快,瞬间消失在道路尽头。

男人沿着卫兵一般的棕榈树,与本田车同一方向运动了100米,待本田车的红色尾灯消失在视线里,便左右看了看车辆稀少的街道,便大步横向穿过马路。路灯映照在五官硬朗的脸上,是连云伟没有化装之后的正常面容。

回到住处,连云伟花了一点时间来消化国内以及刘海所提供的‘教士’的资料,研究了一下‘教士’的案例。

既然所谓的“教士”如此神秘,连云伟也打算暂时放弃小心翼翼的打算,干脆以本来面目在这个城市出现几天,看能否招来从某个角落射来的子弹。

在他身后某些角落里,还有马光宇指派的两名警察隐藏在适合射击的角度,连云伟不会走出他们的射击范围。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连云伟在这附近有一个住处,曾经两次在这附近出现过,如果‘教士’真追了过来,那么肯定会发现连云伟的踪迹。

于此同时。

离新岛相隔数千里的缅因国首都日光,正在举行一场巨大的宴会。发起人是当地富豪之一的黄彦军,今天是他与其他几位华裔企业家创建的‘’紫莲教育基金“成立3周年的日子,基金会用的是黄彦军已经去世的太太的名字。

纵然在目前的情况下,家人与知道内情的朋友们都让他别再抛头露面,可是黄彦军毫不在乎,相反把自己的保镖头子训了一顿,毕竟养了这么多年的保镖总不能毫无用处。之后,还是按照以往的规矩,邀请了各行各业的朋友们来参与。

宴会在日光郊区黄彦军自己的郊区庄园举行,从下午2点开始,缅因国的名流政要络绎不绝,豪车停满了停车场,还有周边国家的某些生意伙伴同来祝贺。

黄彦军的保镖队伍与其他政要与商人们带来的安保们将酒店围得水泄不通,在酒店外围几个制高点上,也被黄彦军的保镖头子安排了得力的手下,配着高倍望远镜的狙击步枪时时刻刻扫描着可能出现的危险。空中有直升机在不断盘旋,这是缅因国警方特意提供的保护。

晚宴7点正式开始。身材瘦削、满脸精悍的黄彦军与家人们围坐在豪华的餐桌前,桌上摆放着世界上最为精美的瓷质餐具。黄彦军的父亲过去就教育儿子,绝对不能将任何已有的东西视作理所当然,虽然他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一定要感恩生活,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比如他就餐时用过的餐巾,也存感恩之意。

黄彦军一直记得父亲曾经说过的话,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过着很平穷的生活,他需要为此感恩。

自己今年也60岁了,父亲虽然健在,他也喜欢用父亲的话来教育自己的三个儿子与一个女儿。虽然孩子们并不是很喜欢听自己重复这个话题,可是,只要有机会,黄彦军便将孩子们凑在一起,告诉他们如何去做一个富人。

讲台上的麦克风装好了,邀请来的记者也做好了装备。黄彦军走上台,敲敲手中的杯子:“女士们,先生们,说真的,我与我的太太发自内心地感谢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教育我们的老师。要是没有他们,我现在也不会站在这里。这也是我与我的朋友们如此努力地帮助孩子们的原因。接下来,让我最好的伙伴,来向大家详细的介绍基金会的工作。”

在一片掌声之中,黄彦军走下台。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客人们将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聆听着黄彦军的助理详细介绍基金会在建立新校舍、提供最新的教育设施、雇佣国外名校的老师等各方面所做的努力。

助理甚至还提供了详细的数据与学生的测试成绩,进一步证明了他们的工作所带来的实效。但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还是来自于学生。

一位50多岁的政客笑眯眯的走近正在与朋友闲谈的黄彦军,一边摆摆手:“你们谈你们谈,我就是过来学习一下怎么经营一家企业而已。”

示意其他的生意伙伴们自己闲聊,黄彦军看着政客,微微眯眼,笑着说道:“您不需要去经营企业,您所打理的是国计民生,其他的小事丢给我们来做就好了。”

“要的要的,我们经营的比你们经营的可怕多了,你们生意失败了无非是亏钱,我们失败了,可就不是亏钱那么简单咯。”政客笑得十分爽朗,一只手旋转着手中的杯子。

“嗯,您说的非常有道理,不过也没那么严重,我刚刚在于朋友们讨论,大家都有打算去您所管辖的州做一些项目,到时候还得多多麻烦您啦。”黄彦军叫住端着盘子的服务人员,从托盘上取起一杯苏打水,冲着政客点点头。

政客的笑容更加爽朗了,那张稍显刻薄的脸上此刻全是温暖,伸出一只枯瘦的手拍了拍黄彦军:“放心,那是我们的州……。”他指指黄彦军,“我们的,你知道。”

黄彦军咧嘴笑笑,伸手恭送政客转身去找其他人闲聊,他精悍的脸上满是揶揄的笑容。

什么玩意儿,跟中国人斗法?这种人,只要朝着自己走过来,便知道他们那看上去或精明或憨厚或忧国忧民的外貌下想的是什么。

黄彦军不知道的是此刻他的笑容出现在700米以外的瞄准镜十字架里。

这是一支斯太尔-曼利夏SSG-69狙击步枪,在研制之初,便被要求在400米距离上击中头像靶、600米距离上击中胸环靶、 800米距离上对移动靶命中率达到80%。

狙击步枪后面趴着的枪手深吸一口气,手指稳稳地扣在扳机上。

这是把好枪,到目前为止,有超过50个国家的军队或警察采用这种武器。

瞄准镜里的目标突然移动了,紧接着一个高大的身体遮挡住了枪手的视线。

枪手无所谓的将眼睛从瞄准镜后部移开,回过头看了看躺在地上的两具尸体,有一具尸体是枪手用匕首割断了喉咙,尸体主人的双手捂住脖子,指缝中汩汩流出的鲜血还冒着热气。

房间内充斥着死亡的味道。

还有一分钟,一分钟之后,就会有人联系已经死掉的两个家伙,他们彼此之间的暗语枪手并不知情,所以,必须一分钟之内解决问题。

枪手有些小遗憾,因为自己不喜欢太远距离杀人,那种杀人非常没有成就感。瞄准具里的那些人在被子弹贯穿以后,与杀死一只小猫小狗没任何区别。你体察不到恐惧、闻不到血腥味、感受不到死亡的味道、体会不到人在临死之前的颤栗。

但这种小遗憾没有陪伴自己太久,枪手再次将眼睛凑近瞄准具,镜头里,目标微笑着走向一位女性,整个躯体都暴露在瞄准镜内。

就是现在了。

枪手快速地利用自己预先安置的道具计算风向、落差,计算提前量,手指稳稳地扣下扳机。

目标倒下了。

枪手本来想继续看看瞄准镜里的目标能否确认死亡,可是一秒钟之内便枪声大作,手枪、自动步枪的声音嘈杂响起,所有的子弹都朝着自己的方向飞过来,直升飞机上的刺眼的探照灯指向自己藏匿的地方。

狠狠地咒骂了一句,枪手快速地起身朝着自己早就计划好的逃跑路线撤离。

……

深夜十点十分,连云伟一个人回到住处。

晃**了半个晚上,没收获。这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楼下,看见了打扮得像个住家女人似的慕容婧,坐在小区内的摇椅上自娱自乐,两条大长腿盘在椅子上。

“出什么问题了?”连云伟走过去,轻轻帮助晃动了一下摇椅。

“接到消息,缅因国的黄彦军被枪击,杀手杀了黄彦军的两名负责外围的保镖,用保镖留下的狙击枪进行的刺杀。但黄彦军没死,死了一个女人,子弹穿过女人的身体之后再卡在黄彦军的肋骨上。”

慕容婧看连云伟没有邀请自己上楼去的想法,便悄声地将从国内得来的消息转告了连云伟。

“教士?不太可能,要真是教士,那么黄彦军不可能不死。”

“极有可能的,是那位女士被地上的石子绊倒扑倒了黄彦军的身体上,后来证实这的确是个巧合。”

“那么,黄彦军危险了。教士如果没有杀死他,那么接下来的手段肯定会更隐蔽更危险。”

“不会吧,我们都觉得黄彦军安全了,因为新闻里面不会曝光的,这点控制能力黄彦军当然没问题。”慕容婧用双脚控制住摇椅将椅子停了下来,诧异地看着连云伟。

“希望如此吧,但如果教士真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人,接下来恐怕就不是用狙击枪了,我看过你们提供的案例,教士这种杀手,其实不太喜欢用枪,他喜欢更血腥更暴力的方式。“

“那怎么办?你赶过去?黄彦军是爱国商人,我们对他很重视。”

“那到不用吧。”连云伟想了想,“放心,我有我的办法激他回来,只是,田桂华这边,恐怕就真的有危险了,所以你跟马总要赶紧给我想出一个方法来。对了,你要在12点以前,将田家庄园的平面图发我一份,越详细越好。”

慕容婧答应着点点头,从摇椅上站起来与连云伟告别。

看着姑娘消失的背影,连云伟的眉头皱起。

真是’教士‘?还是有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