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念找到的骨骼煤雕,是另一个案件的工作组,送来的。
K公司的事情,我们没办法介入过深,有证物已是感激了。
方小茹对其进行整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这些煤雕里,发现了非常相似的几对,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细微的差别。
现在看来,这些东西,更像是被丢掉的失败品。
可是,骨头的事情,实在是无从查起,依然毫无头绪。
许念派人查看了许多坟地,并没有被人挖掘开的迹象。
方小茹当时的推断,差不多已经被推翻了。
我闭着眼,所有纷乱的线索,交织在一起。
咣咣!
敲门声响起,柳燕走到办公桌前,把资料给了许念,“许队,CT片已经确认,全部是周明的。”
我呆呆看着许念,一条路又被封死了。
而也正因为如此,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把杜丰稔请来,让他看看CT片和骷髅人,是否对得上。”
“燕子,这件事,你去办!叫上贾贵,一起去!就说,作品有损坏,需要修复一下。”
柳燕领命,匆匆离开。
对于许念给出的邀请理由,确实要比我的高明许多。
“许队,你有没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什么感觉?”
“自从调查开始,只有煤雕这条线,一直有线索。而机械厂那边,毫无收获。”
“这还特酿用说?那边不让查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两个独立的案件。有人发现了煤雕,便把人骨放了进去,作为抛尸的地点。”
“你是说,机械厂发现的煤雕真的是废料,人骨是有人混淆视听?”
“我觉得这只是一种可能!因为我觉得,K公司的人,反应都太不正常了。如果这些事,和他们一点关系没有,他们没必要遮遮掩掩。”
我还记得李剑,那个油嘴滑舌的人,曾给案子制造了很多人为的障碍。
如果是别有用心的人,把煤雕和骨头放在一起,确实会让整个案子变得扑朔迷离。
人骨的数量并不多,很可能有一部分,已经遗失了,或者在其他的地方。
但是,他们本可以置之不理,为什么又选择了报警呢?
我有很多疑惑,和许念讨论了许久,也没争论出个结果。
“雕刻废料,可以当作一条线索,我叫人去查!”
可这些废料里,为什么没有头骨呢?
是雕刻的人,一次成功了?还是,他根本没有雕刻头骨的打算?
头骨,相较于其他的骨骼,确实要难一些。
目前的人骨数量,为五块,分属于三个人。
这三个人,难道是林子明,方晴和毛新亮?
在资料里,我记得林子明和方晴,是火葬的。
毛新亮的资料不全,就算是,也不满足我的推测。
既然是机械厂,那有没有可能是被机械伤了之后的残肢?
“谢凡,那按你这么说的话,咱们岂不是白查了?这里边,和人命没有关系呀!”
“如果,那些残肢的主人,已经死了。一切,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我的天马行空,让许念沉默了。
他命令人,把那些人骨,送给另一个案件检查组。这很有可能,是一条有价值的线索。
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其实已经在潜意识里,将这个案件分成了两个部分。
在我的脑海里,连接这两个案件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赵慧。
她的存在,给了两个案件融合的机会。
可是,我们缺少证据,我的推测,只是推测而已。
“谢凡,那张照片,你怎么看?”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它绝不是一种巧合。这张照片什么时候拍摄的,有什么样的背景,我们都需要了解。”
“怎么了解?”
我去了解,我几乎都快忘了还有入梦这回事。
这张照片,是入梦的最好时机。
周明模仿这张照片,一定对其非常了解。
我和很想从赵慧那里,找些梦境,可我觉得与手串有关联的人,还是应该谨慎一些。
“许队,人带来了!”
我和许念起身,杜丰稔已经出现在了门外。
“杜老先生,这次,您一定要把作品复原了。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作,您可得帮帮忙!”
杜丰稔有些迫不及待,“别等着了,带路吧!”
毛吉没有出现,我走在队伍的后面,吩咐柳燕去备些茶水。这个苦差事,如果不安排别人,就得我自己来了。
进入接待室,赵慧正坐在里面。
她看到杜丰稔,恭敬地起身鞠躬,“杜先生!”
我屏住呼吸,这两个人,终于见面。
杜丰稔拉着许念的胳膊,疑惑问道,“这位是?”
“赵慧!”
“哦!原来你就是赵慧,不错的孩子!”
我不明白这个不错有什么意味,但是很明显,杜丰稔并没有见过赵慧。
方小茹把煤雕取来,还有一个装着CT片的档案袋。
柳燕很快送来了茶水,可是杜丰稔表示,作品要紧。
杜丰稔虽然头发花白,但年龄不大,动作利索。
没用了多久的功夫,就把骷髅人,重新恢复了原样。
我有些纳闷,杜丰稔的手法如此娴熟,会不会也对骨骼颇为了解?
“杜叔,这里边是周明的CT片。您看看,和他雕刻的自己,有没有差别?”
方小茹的出击,比我和许念稳妥一些。
我把档案袋打开,等着对方指示。
杜丰稔一边细细观察着煤雕,一边用手推开了我,“不用看,它们之间,肯定会有差别。周明,是不会用那东西,来创作的。”
“可是,我们在周明的家里,发现了CT片。难道,这不是用来创作的?”
“以此来创作,岂不是说,周明的作品,是投机临摹而来?创作,要尊重事实,更要有发挥的空间。就好比这个指头,为了更美观,所以才会有些弯曲。”
“而且,CT片能看出什么?它和实物差得太多,没有参考价值!”
CT片的出现,只是为了拉低作品的档次?
这似乎和我之前的推测,不谋而合。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真是那些利益相关者,动了手脚?
那些人,又会是谁?
一直关注周明的人?
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放弃,是有多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