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秦川防备的并不是城外,而主要是防备城内,免得献帝和百官搞些什么幺蛾子出来。
只是这样一来,阎腾或许会失去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不过他本就性情稳重,想必也不会在意这些。
赵云入朝为羽林中郎将,拜侍中,统率现在残存的少量羽林郎和羽林左右骑,主值守宫禁。
他擅长与人交涉,也算是秦川的亲信。
让赵云看守皇室,主要是为了避免献帝身边的宿卫落入野心家之手,同时他也不会轻易与宗室冲突。
成廉以城门司马之职,暂领两百义勇军骑兵,加上李沽部,先整顿长安粮铺,打击高价售粮和囤积居奇的粮商。
有关中豪强联军不堪一击的教训,城中粮商富户噤若寒蝉,再无人敢于反抗。
之后成廉需要率李沽部前往长安以东的秦将领、重泉、郑县、南田等地,继续实施《平价购粮令》,并执行监督赈济、引导饥民前往长安等事。
其他在此前立下功劳的孙弛,以及各部有突出表现者,也纷纷升为曲军侯、屯长等军官,并都给予了不等的金银、布匹等财富奖赏。
诸事一一安排停当,尚书台、符节台无不从命,没有半点耽搁。
汉朝廷这个权力机构,在秦川手中渐渐恢复了流畅。
虽然还缺乏主动性,但已经可以顺利地按照秦川的意图开始运转了。
就在秦川准备率马腾等部出征汉中时,蝗灾降临了。
“给民众发放雅苑示范新村生产的数万渔网,让他们捕捉蝗虫前来换取粮食。另外任何人都可以用蝗虫换粮,每三石蝗虫,换取一石麦。”
秦川发出了动员令。
“太傅,此事万万不可!”
“若是得罪了蝗神,恐灾祸更甚。”
“太傅应上奏陛下,让百官于八蜡庙、蝗神庙祭祀……”
众官面露惶恐之色,纷纷劝阻。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此时人们对蝗灾的了解还不够,不明白为何会突然出现铺天盖地的虫子,以为是上天降下的灾祸。
第一次有记载的人类主动对抗蝗灾,始于唐代。从那以后,人们才开始解除对蝗虫的恐惧和崇拜,认真研究,逐渐弄明白了蝗灾的成因,总结出了一些治理蝗虫的方法。
“闭嘴,蝗虫有什么可怕的?你们若是抗命,我可以砍掉你们的脑袋,蝗神能有我残暴吗?有什么灾祸,你们就让蝗神冲着我来吧。”
现在没有时间跟这些人科普,秦川只得采取强硬措施,驱赶众官去执行命令。
好在就算在官员、幕僚中,秦川多少也收获了一些“粉丝”,如朱展、宋昰等人,对秦川甚至隐隐有些崇拜,更别说之前就已认主的那些掾吏、幕僚了。
若是秦川提前几年掌握大权,还可以采取许多预防措施,甚至有可能避免蝗灾的发生。
但他刚刚主政才不到一月,直到现在都被拖着,没办法去攻取汉中以取得救命的粮食,哪有时间给他提前布置?
秦川的命令发出以后,朝中官员也有不少人出来反对,理由都是蝗灾是天灾,不应该通过人为消灭;如果杀虫太多,就会有伤天和,导致神明震怒之类。
就连献帝也主动斋戒沐浴,焚香祷告,祈求神明宽恕自己的罪过。
然而秦川现在权势渐渐稳固,些许干扰之声根本影响不了他的决策。
不管众官如何惶恐抱怨,百姓们得知蝗虫可以换取粮食后,却无半点犹豫,马上投入了捕蝗运动。
在快要饿死的时候,连人都有人敢吃,何况只是捕杀蝗虫?
于是众百姓踊跃捕虫,哪怕没有渔网的,也别出心裁,想出了用竹篾围捕、挖坑放食引诱、夜晚以火光聚集之类种种办法。
秦川严令各处换取蝗虫的官吏,不得克扣拖延,只要百姓拿来蝗虫,哪怕是一只,也得立刻给予相应的粮食。
当然仅靠人力捕捉,对于灭蝗来说,效果其实不大。
蝗虫铺天盖地而来,瞬间清空一片绿植,又迅速飞走,纵然能捕捉到一些,也追不上虫群迁移的速度。
不过也有不少百姓铁了心想要换粮,所以拼命追赶蝗虫,又或者抄近道,前往蝗群预计会到达的地点提前准备。
总之短短几天,秦川还是收获了数万石蝗虫。
秦川动员民众捕蝗,并非指望能完全扑灭这次蝗灾。
要知道,史书中“桑葚复生”都能救活许多人,何况蝗虫是比桑葚更有营养价值的蛋白质。
你不抓蝗虫,它们照样存在;就算不能抓完,但终究能增加一些食物,也能缓解些许饥荒。
就当做是废物利用,至少也能让人多吃几口,多活几天。
考虑到现在的人连抓蝗虫都害怕,可能吃蝗虫更是少有人能接受,因此秦川命人架设大锅,将蝗虫炒干碾碎,磨制成粉,再添加到豆粕、面粉之类食物之中。
漫天飞蝗从甄城上空掠过。
曹槽仰头望天,一脸绝望哀叹道:“天欲亡我也!”
此前曹槽在徐州与陶谦相争,却不料青州刺史田楷派平原国相刘备驰援。
虽然刘备与曹槽的战斗败多胜少,但有效地拖延了曹槽攻略徐州的脚步。
此后刘备与陶谦在郯城汇合,陶谦又给刘备拨了四千丹阳兵,令刘备实力大增,竟与曹槽杀的有来有回,牢牢占据住了陶谦划给他的小沛。
这时候曹槽出兵日久,众军厌战不说,粮草也将耗尽。徐州各县大军来回过境,也再搜刮不出一粒粮食。
恰好此时后方传来消息,张邈、陈宫迎朱儁入兖州,拥立朱儁为兖州牧,各郡县纷纷响应。
多种因素之下,曹槽率兵回了甄城。
这里没怎么经过战乱,比起被他杀了几回的徐州,至少还能搞到一些粮食。
曹槽本想立刻前往濮阳攻打朱儁,却被荀彧劝住。
“中郎将杨定率两万兵马屯驻在中牟,对兖州虎视眈眈。我们现在出兵与朱儁相争,无论胜败,都会实力大损。不如采取守势,以待杨定和朱儁生变。”荀彧道。
“只怕朱儁和杨定也是这样想的,那岂不是就此僵持?他们倒还好,只有我白白丢失了濮阳、济阴、山阳诸地。”曹槽有些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