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

第128章  保密协议

字体:16+-

秦川环顾四周,这些参与冶炼的工匠,注定暂时得不到自由了。

炼钢和其他产业不同,秦川不打算把这种技术轻易扩散。

此时也无需签署什么保密协议,众工匠在出了成果之后,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秦太傅,我只求能把我的家眷子女迁来,在石炭坝给我们一处安身之地。”另一位大匠主动说道。

聪明的人,已经在担心“灭口”的问题了,所以急忙表达自己愿意配合保密。

“恩,我会为你们划出一块地盘,除了冶所,还需建一座铸币工厂,都会在这个范围之内。”秦川点头道。

“铸币?”众人有些不解:“太傅打算拿新出的钢来铸币吗?”

“是的。”

“可是这钢价值高昂,又会生锈,拿来铸币不是很合适吧?”考工室大匠道。1

正常的物价体系下,一柄七十炼钢刀,价格约在一万钱左右。

这些钱本身的重量,大约为八千到一万克。

而一般钢刀的重量,大约在一千到二千克之间。

这个价值差,来源于手工锻工铁成钢所消耗的人力,其实铁本身的价值是远低于铜的。

虽然秦川的“灌钢法”,大大降低了把铁变成钢材的成本,但这种技术也才刚刚成功,众人仍然习惯性地把比较优质的钢材,看作是贵重材料。

秦川第一次决定进行技术保密,也有吃一波技术差红利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这个。

“现在物价崩溃,新铜钱难以流通。我推出钢币,正好可以用其本身的价值,让民众愿意接纳使用,以便重建货币的信用。

至于其容易生锈,常常使用的钱币,无需惧怕这点。”秦川道。

这才是秦川需要封锁技术的主要原因。

趁着技术红利还在,利用钱币本身的价值,来推广新的货币,是十分容易的。

至于推出纸币,以秦川现在的技术,和对统治区的控制力度,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看看还是实物货币的铜钱,现在是什么下场就知道了。

当然,强行作价一万、两万的铜钱,其本质和恶性通胀的纸币,也没什么区别就是了。

众人不是很明白秦川的意思,只是为了这么好的钢材,不拿来制造神兵利器,却用于铸钱,感到有些惋惜。

秦川也不需要他们多明白,问道:“我现在需要一个人为我主持铸币工厂,待遇六百石。当然,你们知道,这种工作,注定了你们短时间内需要严守秘密,不能自由来去。

有人愿意毛遂自荐的吗?”

这个待遇,倒是让很多人都为之动心,不过一时间却无人出头。

“秦太傅,我们都只是懂得冶炼铜铁。铸币需要立范浇铸,恐怕你要到钟官府才能找到所需人员。”一位年轻的考工室冶工说道。

“我这个铸币厂无需立范和浇铸,会使用新的压铸技术,因此懂得冶炼的人更为合适。”秦川道。

“那我可以试试。”年轻人鼓起勇气说道。

能成为六百石大官的机会不多,如果这次不抓住时机,那可能一辈子就只能在这里炼铁了。

反正不管是铸币还是炼铁,看这架势,秦太傅都不会轻易放自己等人自由的。

“你叫什么名字?”秦川很欣赏年轻人的勇气。

“属下名为卓珲。”年轻人道。

随后秦川便在石炭坝大兴土木,迁走了过于密集的面粉作坊,围了近千亩地,用数重高墙,单单把冶所和新设的铸币工厂圈了起来。

他还从亲卫中选了十余人,命罗国栋亲自负责此处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此前秦川命霍如带人试制的水力冲床,早已可以实用,只是没有合适的用途。

现在秦川命卓珲为首,打造用于冲压钢币的模范,开始试制钱币。

这种利用水力提升,然后断开勾连,以自身重力进行压铸的机械,并不算复杂。只是限于技术,完成一次冲程比较缓慢而已。

即便如此,如果能够成功,也比用铁水浇铸快了许多。更重要的是,这种压铸成型的钱币,比起浇铸的更加精美和规范,可以增加仿制的难度。

同时,这些冶所和铸币厂的匠人家属,凡是他们自己有所要求的,也全都迁入了“保密区”。

“太傅,我们所用的冲压模范,其本身是否不够坚硬,无法压制‘灌钢’?”

还在制造模范的时候,卓珲就提出了疑问。

这确实是个难题。

目前生产出来的钢材,其自身就是硬度极高的材料了,很难再找到比它还坚硬的材料来进行冲压。

“无妨,我们现在可以采用‘热压法’,把钢材煅烧到能够进行压铸,再送入冲床加工。”秦川道。

秦川在工场呆了足足一个多月,推掉了其他琐事,直到第一块钢币被生产出来,才算是松了口气。

烧红的钢板被送到冲床下面,工人松开机关,沉重的冲头带着钢制模具呼啸而下,“哐当”一声巨响,钢板上便被冲出了数十个孔洞。

浇水冷却后,卓珲捡起几个钢币,拿来仔细对比,摇头道:“模范还需要改进。太傅,你看这些钢币仍然有较大差异。”

“这些都可以慢慢来。”秦川查看了取下来的钢板,上面还有好几个位置的钢币粘连着,没有一次冲掉。

不过大体上,冲压铸币已经成功了,接下来需要的是积累经验,打磨细节,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事。

等铸币完全成功,秦川就可以增加难度,试着冲压板甲、头盔之类更加复杂的产品了。

离去之前,卓珲又向秦川献上了一计:“太傅,据传西凉有不锈之铁,秦和前朝都曾以其炼过白铜,所作之钱极为优良。

若是太傅能取一些回来,属下愿为太傅试制新钢,或可避免锈蚀之虞。”

“西凉?白铜?好的,我记住了。”秦川点头道。

他记得白铜好象是炼丹士搞出来的东西,跟后世的不锈钢并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秦川也不能确定,毕竟镍这种材料,在古代也确实曾被当做是不会生锈的铁,只是多来源于陨铁矿,也说不定西凉真的能产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