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

第八十六章  顺水人情

字体:16+-

张辽率军屯驻在郿坞;成廉现在还负责把守着长安城门,秦川本来打算派他出去收集粮食,一时都还无法成行。

外派的伍习、孙弛两部暂时指望不上。

另外秦川手中剩下的部将,还有个李沽,但他所率二百部曲,目前也全部投入了维护金洛官道建设的任务中。

剩下的就是城中的司隶将军、中军、禁卫、缇骑等部,其中禁卫和缇骑主要是负责皇帝的宫禁和出行的守卫礼仪,又人员不齐,并没有什么战斗力。

司隶将军部维持治安尚可,用来作战也少有先例。

目前看来只有八百中军将军部算是建制齐全,或许可堪一用。

“我会命中军将军樊稠整顿兵甲,勤加练习。若是韩遂马腾进犯,京中其他各部便用于防守,樊稠部至少要能做到敢出城对战。”

秦川道。

长安城毫无防御设施可言,原本汉末的历史中,不管是李傕郭汜攻取长安,还是此后关中军阀混战,都是以军队作战、巷战决定胜败,从未有利用长安城防的例子。

而且就算长安城能够防守,秦川也不可能龟缩城中。

若是不能出门行动,关中军民照样会被饥荒困死。

“秦太傅,我有一计,或可应对韩遂马腾。”种拂略加思索后,缓缓说道。

“愿闻种公高见。”

“犬子种劭之前被派为凉州刺史,他和马腾有些来往。我侄种辑可为使者,前往安定给犬子送信,命他安抚马腾,说不定兵不血刃便可消除隐患。”种拂道。

这个计划,也算是给种辑重新出仕提供一个机会。要作为使者,总是需要有一官半职傍身的。

其实种拂就算不提出这个计策,直接向秦川求官,秦川也会酌情为种辑安排。

现在他既然有这个一举多得的打算,秦川也不反对,点头道:“那如此就有劳子睦了。你们看给子睦安排一个什么职位比较合适?”

不管能否成功,做做顺水人情,秦川也没什么损失。

他现在还没培养出大量的平民干部,也没有推出会遭到世族抵制的新政,这些旧势力的官僚愿意靠拢,秦川自然是要使用起来的。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基本都智商正常,也有进行人员组织、处理一般事务的经验。

“子睦之前曾为侍中,此次领命复出,至少也要秩千石才合适。”

“我看不如让子睦为太傅作一长史,也正好替太傅效力,以报答太傅相救之恩。”

众官纷纷建言,这时候也不讲什么谦虚了。

大家辛辛苦苦研习经学,积攒名望,不就是为了当官吗?

现在聚集在种拂府中的官员,以赵温为首,不管有没有组织过,有没有承认过,在别人眼里和他们自己心中,大多已经把自己划为“秦川一党”了。

所以这时候为种辑争取官位,也算是初次尝试着分配这个松散集团的蛋糕,众人都比较重视。

“我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会不会委屈了子睦?”秦川谦虚地道。

“能为太傅效命,属下求之不得。”种辑上前行礼道。

“那好,秦尚书稍后就帮子睦安排任命,职位和出使所需的印绶符节,也辛苦秦尚书帮着跟符节台交涉,一并办了。”秦川对尚书令秦纪吩咐道。

“是。”秦纪点头应命。

秦纪的经学造诣颇深,甚至隐隐算是在场诸人之首,只是之前家族中人担任的官位不高,凭着名望被董卓征召入朝为官。

在原历史中,只记载了秦纪在董卓手下为尚书令。

但董卓死后,秦纪的消息就没了。

之后过了几年,秦纪和他的儿子秦群,才在刘备和吕布处再次露头,前后担任过刘备和吕布的高级文官。

所以秦川推测,原历史中秦纪应该也是在李傕攻入长安时逃跑了。至于是否和吕布一起逃走的,也没法考证。

现在秦川改变了历史,李傕郭汜攻长安之事并未发生,所以秦纪仍然在长安为官。

他对秦川的态度,却有些微妙。

如果不是秦川“录尚书事”,可以随时审视督查秦纪的工作,恐怕他未必会自愿和秦川等人搅到一起。

经过了董卓的**,秦纪早就懂得了重要之事需向擅权大臣汇报请示,才不得不时刻与秦川保持紧密联络,也无奈地卷入了这个小集团。

他很清楚,要是自己不懂事,秦川随时都可以换了他,说不定还会为了找理由撤他的职,惹来无端祸事。

“对了,令郎是不是叫做秦群?”秦川隐约想起了这对父子的一些事迹。

“正是。”秦纪点头道。

“那他有没有在长安?还没有入朝为官吧?我现在人手紧缺,诸位正该举贤不避亲,踊跃向我推荐可用之人,亲属子弟都是可以的。”秦川环视诸官,说道。

这个秦群,正是主导建立了“九品中正制”的重要角色。

秦川怂恿诸官推举亲属,实际上主要是为了把秦群掌握到手里来,以免他将来走了邪路。

众官哪里知道秦川的真意,只道这是秦川拉拢自己等人的手段,顿时感到自己没看错人。

这个秦太傅虽然行事有些霸道,但对自己人确实还是很不错的。

“犬子学业未成,也没有经过历练,恐怕会让太傅失望。”秦纪小心翼翼地说道。

“一笔写不出两个秦字,就让他跟着我历练,也是一样的嘛。这样,我手中还缺一个专为我料理文书的幕僚,你稍后就让秦群来跟着我办事吧。”秦川大剌剌地便做了安排。1

“马超真的走了?”

“真的走了。”

徐晃猛地从案几后站起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来回踱了两步,对护卫说道:“快去请高远过来。”

“高远”,就是郑庚不久前帮郭至起的表字。

自从年初徐晃军采用了“游击战术”,在最开始那段时间,简直是如鱼得水。

黄巾先锋军以中条山为中心,向四方出击,避开官兵主力,攻破了十几处豪强坞堡和庄园,获得了大量的钱财和粮食。

不过好景不长,屯驻在解县的马超,经过几次徒劳无功的追击之后,采取了新的策略。

马超将手下的兵马加以扩充,分为两路,一路以步兵为主,往中条山中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