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知秦群极为聪慧,表面上是建议让百官帮着分担压力,实际却想暗中引导自己下放权力。
不过这些事也确实需要告知百官,秦川也要顺便再敲打敲打他们,免得自己在前面苦干,诸公卿却在后面使坏拖后腿。
秦川并没有像董卓那样,限制百官与皇帝见面的权力。实际上董卓在一年前左右,也渐渐放松了这种限制。
反正朝中大多数政事都要通过尚书台处理,而董卓和秦川都牢牢地把尚书台把持在自己手中,大小诸事都瞒不过他们。
其他官员除了负责自己的日常事务,也没有太多借口与皇帝见面。
就算见了面,又能商量些什么呢?商量出结果,想要实施,还不是要获得尚书台——其实也就是秦川的认可。
那么剩下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百官与皇帝密谋暗杀权臣了。
然而现在诸官手里并没有掌握什么武力,整个长安可动用的武装力量本来就少得可怜,也全在秦川掌握之中。
要是派一两个刺客,或者百官亲自上阵“锄奸”的话,对秦川半点作用也没有。
就在入宫之前,秦川再次接到战报:“段煨率军抵达了灞桥。”
未央宫,前殿。
这次参加朝议的官员并不太多。
“胡轸已经率军前往左冯翊诸县平乱,京中兵力空虚,又该如何应对马腾?”
众官也接到了马腾入寇三辅的消息。
“杨司空,马腾不是你让人叫来的吗?我看不如你再派个使者,让他回去就好。”秦川毫不客气地对杨彪说道。
虽然就算没有朝中使者,马腾多半也会因为缺粮而进入三辅,但杨彪曾派出使者召人入京也是事实。
“秦太傅,话可不能像你这么说。当初你带了饥民围城,谁都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召附近诸将入京解围之事,也是经过百官商议的。”杨彪自然要甩锅。
“诸位,还是先商量如何解决马腾之事吧。”周奂出来打着圆场。
“秦太傅所言也不无道理,应该派使者出去,弄清楚马腾的意图,若是他能够答允退兵,也未尝不可。”淳于嘉道。
杨彪摇头道:“现在京畿空虚,正是用兵之际。不如直接召马腾入京,拜他为右扶风,封列候,监领本部兵马,拱卫长安。”
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等官职和太子太傅一样,都和九卿平级,是秩中二千石的官员。
让马腾带着兵马入京,并封为高官,这摆明是为了要钳制秦川。
“马腾为寇多年,从来都没有为朝廷立过寸功,每次率兵犯境,却都能得到封赏,试问这样如何安朝中诸多出征将领之心?”赵温义正辞严地反对道。
“他也曾派出长子马超征战河东,自己屯驻汉阳也有保境安民之功,怎么能说是未立寸功?”杨彪道。
“若马腾带兵入朝,就能得到高官厚爵,以后诸将纷纷效仿,恐长安长永无宁日。”李儒严肃地指出隐患。
众官都不由得偷瞄秦川,要说带兵入朝逼迫,以取得官位,董卓、秦川不都是摆在面前的例子吗?
但朝廷软弱,关键还是没有忠于朝廷的强大武力,更没有能扭转乾坤的名将忠臣——秦川本来很有希望,但看这架势,他也是要走权臣之路的。
“诸位,不如就依杨司空之言,把马腾召来长安,加以安抚,以免无端开战。”秦川道。
赵温和种拂、李儒等人闻言,都露出了不解之色。
他们极力反对马腾入京,就是害怕动摇秦川的地位,却不料秦川自己竟然同意了。
“秦太傅,马腾能征善战,兵马众多,召他入朝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啊。”赵温劝诫道。
秦川点头道:“这些事我都有考虑,你们不用担心。要是马腾愿意前来为朝廷效力,也算是一桩美事。陛下,你说是不是?”
刘协知道自己年纪尚小,哪怕是百官都不一定会听自己的话,因此处于日常看戏模式,却不料秦川又向自己征询意见。
他稍微愣了愣,点头道:“秦太傅所言甚是,诸卿都应与秦太傅一般,胸怀宽广,和睦相处,共同为大汉出力。”
“那就这样决定了。诸位现在就选派使者,前去征召马腾入朝吧。”秦川一锤定音地对众官道。
杨彪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本能地想要出口反对,然而这个建议却是自己先提出来的。
要是如此反复无常,那自己对人不对事的态度就太明显了。
他暗中向刘嚣使了个眼色,希望刘嚣能站出来表示反对。总之,就是不能顺着秦川的意思来。
然而众官已经开始在商议派谁出使了。
“还有,你们多选一个使节,顺便去把段煨也召入朝中。”秦川道。
“段煨原本屯驻在华阴,距离长安最近。他现在到了灞桥,恐怕河东、关东诸部,也有人在往长安进发了。”赵温提醒道。
“这都是杨司空之功啊。”李儒讥笑道。
杨彪不吭声。
“所以我们还得再选派几个使者,分别前往河东、关东。若是徐荣、马超等部原地未动,那是最好;若是他们已经离开了驻地,我们就要让他们回去。”种拂道。
“可以。不过若是徐荣已经过了河水,那就让他前往弘农屯驻,防备关东诸侯乘虚而入。”秦川点头道。
本来华阴是崤山道西端的出口,牢牢把守着进入关中的咽喉,但现在原本驻守华阴的段煨却离开了驻地入京。
段煨是奉朝廷旨意前来,现在秦川已经暂且把持住了朝政,所以同样可以再用朝廷的命令,继续驱使段煨,倒是不用担心。
不过秦川也并不打算再让段煨回华阴去驻守。
现在关中战火四起,正是用人之时,来的巧不如来的早,既然段煨第一个赶到,秦川正好让他为自己作战。
只是华阴没了人驻守,现在也还没人修建起潼关,那么关东诸侯就有可能绕过陕县的牛辅,从弘农南部地势平缓处突入,所以秦川决定让徐荣去进行防守。
因为秦川的强势,百官很快就对当前的各处危机一一作了决议,因此朝议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一直扯皮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