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

第九十六章  无名之辈

字体:16+-

很快,联军方就发现了秦川的所在,因为他手下无一合之敌,已经清空了一小片战场。即使从他手中侥幸逃生的敌军,也远远避开了他,不敢接近。

于是联军方就派出了三员骑将,从左右向秦川准备夹攻。

“我乃平陵成宜,你且报上名来,我刀下不杀无名之辈。”

一个披挂着扎甲的敌将,骑马冲过来,却发现自己即将单独与秦川接战,忙在秦川十余步外勒马站定,大声通名。

“当朝太傅秦川。”

秦川说完,就持戟向成宜杀去。

“……秦川就在这里,都快过来啊!”成宜一边高声喊道,一边迎着秦川冲来。

他心道自己只要与秦川缠斗数合,其他将领和部曲便会围过来,就算秦川有些名气,谅他今天也要败在这里。

“刺啦!”

成宜的长武器刺在了秦川的铁甲上,略微打滑了一下,便被甲片卡住,沿着缝隙继续刺入。

他还没来得及高兴,手中长武器传来了极大的阻力,这是被秦川的绸甲挡住了。

成宜只感觉自己刺上了一堵城墙,随着马匹的冲刺,巨大的反作用力猛地一下就把他从马背上顶了下去。

“咴儿……”

战马长声嘶鸣,也被秦川直接挡了回去,脚步踉跄,差点踩到跌落在地的成宜。

眼见秦川大步跨来,成宜慌忙在地上滚动,一边起身一边拔出了腰间的环首刀,只是还没来得及回身,就感到后背一凉。

他低下头去,看见自己胸口冒出了一截戟尖,上面还带着几滴鲜红的血珠。

“我……”成宜张着嘴,似乎要说些什么。

“噗”,秦川一推一拔,抽回了长戟。

成宜顺着秦川的推动,面朝下扑倒在地,鲜血如喷泉一般从背后的破洞里涌出,已经没了气息。

这时候,与成宜准备进行合围的另外两员骑将,才刚刚赶到。

秦川向后稍退了几步,靠近了身后的己方士卒,高声道:“随我杀敌!”

“随太傅杀敌!”

众军卒士气高涨,齐声呼喊起来。

段煨部曲随着秦川往前推进,就像后世的步坦协同一般,在宗族联军中碾开了一条血路。

其他汉军将领见状,也率领着身边士卒向秦川靠拢。

虽然演义中武将单挑大多都是虚构,但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装备齐全的武将,确实能改变小范围的战斗结果。

而一旦己方勇猛的武将被杀,剩下的士卒往往就会失去胜利的信心。

以单薄的皮甲甚至只有布衣的血肉之躯,去面对坚甲利刃,需要极大的勇气。

而这种勇气,显然不是这些仓促联合起来的宗族部曲能够具有的。

眼见溃逃的部曲越来越多,关中宗族联军的首领李堪命令身边精锐全部向秦川合围。

不管是他们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还是眼前战斗的需要,杀掉秦川都是最迫切的事情。

但七八员装备着铁甲的精锐头目,一一在秦川面前折戟沉沙,其他部曲更是不堪一击。

当秦川和己方三位武将汇合后,联军较为精锐的部曲,也终于丧失了斗志,开始转身逃跑。

“骑兵出击!”

段煨见敌方士气已崩,立刻下令让骑兵发起了决定性的冲锋。

他对战场的感知能力,完全对得起他中郎将的职位。

随着以秦川为首的小股部队击穿敌阵,缠斗迅速变成了追杀。

“我们各家的部曲,终究是缺乏配合。李君,我们撤退吧。”茂陵马氏的部曲首领,对李戡建议道。

“他们只有几千人,只有几千人……”李堪一脸不敢置信的神色:“那个秦川真有那么厉害吗?”

“秦川只是加速了汉军的胜利而已。我们我虽有几万人,但可以说都是乌合之众。从段煨率军来到长安,其实我们就已经输了。”马氏部曲首领摇头道。

“不,我不信。马连,护汉将军马腾不是你们茂陵马氏一族吗?我们去找他,与他合兵,再将部曲加以整训,一定能击败秦川。”李堪道。

“马腾和我们茂陵马氏并没有什么来往,在他父亲那一辈就早已迁居陇西。要不是他做了护汉将军,我都还根本不知道族里曾经有他这一支。”

马连倒是挺实在,并没有去攀扯马腾的关系。

说起来能留在茂陵的,都是伏波将军马援的直系后代。这其中某支即使家道中落,也说不准就会流离在外,宗族内传承着财富权势的房支,仍然有傲气不去攀扯那些失败者。

“只要他是你们一族的就行。何况即使没有这层关系,我们与他合兵,对他来说也是求之不得吧?”李堪道。

三万宗族联军,最终被段煨的四千多汉军击败,向西面溃退。

骑兵部队追击了一程,段煨便命他们停下,以免遇到伏击。

此战汉军杀敌一千余人,俘虏五千,自身战死二百多,受伤四五百人。

“忠明,将俘虏移交给朱樘进行审理甄别,查明所有参战的宗族。我们还要前往郿坞支援,那里已经被马腾围了好几天了。”秦川对段煨下令道。

“是。”

段煨将部队进行了整顿,留下了死伤者,第二天就率领剩下的三千多人,和秦川一起向郿坞赶去。

郿坞。

张辽站在门楼上,皱着眉头,注视着一群婢女将受伤士卒抬下,转头看向了外面的敌营。

这是他第三次击退马腾的进攻。

要不是之前他接到秦川的密令,让他把皇甫健和他的一千部曲拖在了坞堡,只靠自己手中的八百人,说不定湄坞已经被马腾攻破了。

为了抵挡住马腾的进攻,张辽几乎把坞堡里的所有人力都动员了起来。

郿坞和一般的豪强坞堡不一样。

它在一开始,就是按照长安城的标准建造的。

这个标准并不是说郿坞的大小,而是指坞堡的城墙,“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

这让马腾无法在短时间内靠人力撞开堡门,或者直接拆掉堡墙。

而且郿坞中有充足的箭矢,还有大量的守城器械,马腾也无法靠着炮灰消耗完张辽的箭矢和器材。

当然,郿坞现在最致命的缺点,就是用于防守的人太少,因为秦川带走了原本的两部兵马,只给张辽留了八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