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小昏君

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 朝堂之...

字体:16+-

“臣等拜见圣后,祝愿圣体康泰,国运昌隆!”

在越发烦闷的天气下,未央宫中传出众臣的山呼之声,“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这一程序已经看了数遍的赵启来说,已经没有丝毫新鲜感觉。

不是大朝会,他的生母闵太后亦无权参加。

圣后娘娘于垂帘之后,语调温和,“众卿平身。”

赵启随口接下,“众卿平身。”

旋即,百官之首韦一行出列面众臣道:“此次例行朝议,是因荆东战事有变,前日来报,乌林镇已经沦陷,

此事本相与圣后陛下及几位大臣已初步拿出了御敌方案,但其中细节,如何布置,还需诸公一同勠力同心,将之完善落实。”

其实,诸多朝臣都已经知晓,大部分甚至已经确认,毕竟自四城一线的战略确定后,圣后就已经向前线东林军督帅章次张下令,

而且,算时间,明日襄军主帅也将接到军令,南下支援。

只是,一道防线的建立,所涉及钱粮,民工无数,其中之繁杂自然需要各方负责人一同商定。

但当听见韦一行亲口确认,还是令不少人心神俱震。

一名官员立马走出,询问道:“相国大人,荆东战事开战不过一月,几天前宜都亭候便被困东林,相国大人当日说引偏师攻江陵,

当时下官便断言此法不可行,现下不过数日,乌林沦陷,荆东震动,相国大人难道不该就此事向圣后,向陛下做出一个解释吗?”

赵启无语,这才刚一开始,这群人便又开始了日常相互攻奸。

他真想知道,若是越军逼近京都,这群人还会不会这么有获利。

“退下,”

圣后愠怒之声从帘后传来,“所奏不在今日朝议范围之内,若有异议,自行上奏陈明。”

她这句话为这场朝议彻底定下了调子,无人再敢翻几天前朝议时的旧账。

接着韦一行便大致讲解了所构筑之防线。

赵启听的昏昏欲睡的样子,脑袋斜斜靠在手背上,宛若事不关己般。

待韦一行粗略讲完后,才看向大司农顾东明,“大司农,钱粮之事至关重要,不能有半点耽搁,需即刻安排下去。”

顾东明面露苦涩,“相国,若真如此安排,下半年因战事而产生的边疆饥民恐怕将要涌入京都了。”

他刚刚说完,少府柳渊也走了出来,正色道:“相国,东林新败,抚恤之数已成负担,若再起众多民工,朝廷恐不堪重负。”

韦一行没有说话。

光禄勋许广安本就黝黑的脸变得更加阴沉,他吐字缓慢,每一个字都重若鼓声,“此乃国战,关乎,我朝社稷,岂容你们,狡辩。”

“狡辩?”

顾东明站直了身体,语气平淡如水,说出来却又是一番味道,“许大人,难道我所言就不是关乎社稷?”

许广安又道:“大人,应知轻重,缓急,现如今稍有,不慎,尔等能否,安居于此还尚未,可知。”

顾东明向太后和小皇帝拜道:“臣受圣后陛下之信任,委以重任,日夜不敢有丝毫懈怠,今我朝两线作战,每日耗费之巨大,许大人可知?

既是朝议,莫非还不能提出异议?你们若不精简收缩,这笔钱我是万万拿不出来的,否则就是有负圣后,有负陛下所托。”

许广安黑脸骤生怒意,“国库之,钱财,何时成,你顾东明的了,岂容你,拿与不拿。”

坐在龙椅上的赵启凝视向许广安,犹记得上次去北军军营与之同乘一车,给他的映像就非常冷漠,说话还惜字如金,

如今看来,那只是对他而言,现在为韦一行争钱,就十分积极。

圣后目光穿过幕帘落在顾东明身上,财政乃一国之命脉,顾东明态度如此强硬,只能说明韦一行等人此次要的太多。

他能够稳坐圣后之位,也与他紧紧捏着国家财政大全有极大的关系。

故而对此,她亦需十分慎重。

“丞相,”

圣后娘娘平静说道:“顾卿所言不无道理,我们不能总拆西墙补东墙,何况如今西墙亦不安,就再认真商议商议,将一些可以去除的东西去除。”

“臣遵旨,”韦一行低头,没人注意到他生出几银霜的眉轻皱了一下。

要向顾东明拿多少钱粮他昨天就和府中幕僚商议过,但顾东明的强硬态度还是令他感到了愕然,心想难道朝廷之财政,真贫穷至此了?

接着未央宫中便响起了诸般吵闹粗鄙言语。

圣后也只是偶尔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时才出言将话题拉回正轨,而后柴端的人也参合进来,围攻顾东明。

圣后自然十分清楚,从国库拨下钱去,不免层层克扣,柴端在荆东颇为势力,自然是跟着韦一行一同拿好处。

商议的越久没结果,她对这群人便越发难以忍受。

国破山河,竟还在此争抢护国之资,简直可恶至极。

赵启此刻的想法与圣后一般无二,但比她更加狠厉,在他看来,这些蛀虫已经没法改正了,唯有挥刀斩去。

这些都是大昭身上的腐肉乃至毒瘤,不忍痛割去只会越演越烈。

当然,眼下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看火候差不多了。

赵启坐正身子,向桓浩递了一个眼神。

桓浩忽然就闭上了眼睛,任由白眉飘**。

于是乎。

“肃静,”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大殿中央突兀响起,说话之人是一名武将,身若巨熊,便是屹立于此,就已能感受到他身体上蕴藏的恐怖力量。

羽林中郎将秩比两千石,属光禄勋,主羽林郎。

比两千石与九卿中两千石自是差了一个等级,所以他说出的两个字就已经是放肆了。

只不过众人都还处于一种激奋状态下,加上他声音粗狂,所以都一同看了过去,且愣了愣神。

说话之人自然就是桓浩义子华秋了。

“华将军,圣后陛下在上,你安敢如此放肆?”一人沉声质问。

华秋能够做到如今高位,桓浩的确是功不可没,但华秋能主羽林郎,也曾在战场上厮杀过,他天生神力,作战每每身先士卒,军中将士都非常敬重他。

“非秋放肆,只是下官实喊不醒诸公,”

华秋道:“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