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後閉目養神,聽完了趙啟的講述,心有所感。
皇帝所言,與諸大臣所商不謀而合,從春時做戰誤農時到備糧應對下半年北疆的缺糧之患,還有燕越兩國對大昭秧苗良田的破壞,
如今正是育苗的時日,若秧苗被毀對於大昭來說的確是極大的災難。
正如皇帝所言,燕越兩國豈會願意看到同等的損失,當時大司農顧東明也隻是稍有提及,而韋一行等人也作言會提前做好防備,但戰場上的防備終不能完全信任。
趙啟一人便與數位大臣之言相合,讓她感到不可思議,不由定神端詳不過十一的趙啟。
徐徐道:“看來皇兒的確是學了不少本事了,在東越你也沒有閑著。”
趙啟低頭注視地麵,墨黑瞳孔轉動,這是認可了?
“罷了,”
袁太後釋懷道:“今後大臣奏章,哀家會命人給你送一份過去,既然你要實踐,就學著批閱吧。”
兩人之前引經爭論,趙啟步步都在說他所要的乃是實踐而非即刻親政,也正是觀國之運轉,察民之動向,最重要的是北邊和東邊的戰事。
他可不想葬身皇宮火海,如今袁世才已經消失,北軍的士氣軍心都得到了極大的增長,以方正南的能力北疆應該勉強穩固了,
但是對於東越他現在是一無所知,鎮守雙江烏林的是東林軍,曾經的東林軍倒也有幾分威名,然自建昌七年武嶺之敗後,東林軍也墜落了低穀。
而且大昭的水軍很弱,這是不爭的事實,燕國這頭猛虎擋住了,趙啟細細思索起來更加擔心東部局勢。
如今他有了批閱奏章的權利,也相當於是有了一定的參政議政之權,算是邁出了極大的一步。
“兒臣記得母後前幾日說舅舅和東越再進行鹽鐵之間的交易,”
趙啟語氣頓變得輕鬆起來,“不知母後對此事是如何處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