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狙擊機甲

第40章 分封蒙恬

字體:16+-

匈奴作為一個民族稱號,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逸周書-王會篇》、《山海經-海內南經》、《戰國策-燕策三》。據《史記》記載是在公元前318年(周慎靚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七年)。

自公元前2世紀初的冒頓單於起至公元1世紀末北匈奴西遷止,匈奴奴隸製政權在大漠南北存在、持續了整整三百年。

《史記》記載:

“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係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

還有一說,把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統稱為匈奴。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的重要遊牧民族,其誕生的曆史搖籃,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大青山一帶,是我國第一個建立起國家的邊疆民族。

從公元前三世紀出現於政治曆史舞台起,到公元五世紀消失,前後經曆了700年,

匈奴的祖先在夏、商、周時期就活躍於蒙古高原,匈奴政權全盛時期,疆域東至遼河,西至阿爾泰,北抵外貝加爾地區,南達長城。

春秋時期,是蒙古高原狩獵、遊牧諸部落逐漸興起、交融的發展時期。活動於該地區的部落主要有“戎”、“狄”等,呈現出“各分散居溪穀,自有君長,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的局麵。

趙扶蘇既然穿越來了,豈能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林胡、婁煩、義渠三族已經歸到自己名下,草原上的如同繁星一樣多的遊牧民族在等待自己用強大的武力去統一。

曆史上,在公元前209年,冒頓即位匈奴單於。冒頓單於是草原遊牧民族帝國的第一位大一統領袖,與農耕民族帝國的大秦始皇帝一樣,一北一南,奠定了其後兩千多年的遊牧民族帝國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