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逍遥驸马爷

第四百五十一章 尔虞我诈起朝堂

字体:16+-

宸妃还想再劝,可昌帝已经雷霆震怒。顺带上了对宸妃的不满,他恼怒的是宸妃并不了解自己的苦衷。而一味地忍让退缩,只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

什么叫多事之秋,大概就是现在昌帝所面临的危机了。不是说你一个皇帝,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不为世事烦忧。

皇帝也有自己的烦心事,人性的欲望是永远都不知足的。

先是楚王父子谋反,直接导致了京城的防备空虚。紧接着就是北凉和西川的联合入侵,再加上后宫争宠。这些事都堆积在了一起,使得昌帝焦头烂额。

偏偏,这还不算最倒霉的。内务府的太监,手持一份急报急匆匆的来到了坤宁宫。昌帝的贴身太监陈琳,慌忙迎了上去。

陈琳接过急报,只看了一眼便感觉大事不妙。奏疏是平阳府来的,而那边的獠人一直都不安分。

果然,当陈琳把平阳府知府的奏疏呈上去的时候,昌帝直接变了脸色。

平阳獠人作乱,民众多有死伤。知府杨明志集结兵力镇压,却被獠人打的大败。杨明志上书,请求朝廷派兵支援。

獠人是古代中国南方的蛮人,獠人来源复杂是当今南方各民族的先民。僚人群体是汉唐间华南地区民族群体之一。

中原的统治者一般把他们与“蛮”、“夷”、“俚”等其他居于西南的少数部族统称为“夷”。

史籍记载“獠人”是“南蛮之别种”。《尔雅》中解释“獠”为“宵猎”,也就是晚上狩猎。可以理解为此族群在早先的时候是以狩猎为主,比较原始落后。同时,也体现出中原王朝对这一族群的歧视。

中原一向以正统自居,对于一些番邦异族总不免带有一些歧视色彩,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弊端。而中原与这外族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双方并不怎么融洽。更多的时候,则是大打出手。

历代统治者,都为这些隐居于山野之间的番邦异族颇为头疼。他们这些部落往往都不大,却对于统治阶级的百姓造成一定威胁。

偏偏在这个多事之秋,平阳府这边的獠人又开始闹事。诸事烦忧,昌帝气的把奏疏直接扔到了地上:“召集群臣,文政殿议事!”

永寿城皇宫,大内总管陈琳带着几个小太监,登临钟楼,敲响了皇宫内的大钟。

铜铸大钟警示长鸣,乃是出现紧急情况时召集群臣所用。自大昌立国伊始,敲击铜钟的事还从未有过。

当大钟敲响的那一刻,整个皇城震动了起来。巨钟隶属于登闻鼓院所管辖,当永寿城皇宫的大钟敲响之后,登闻鼓院的官员,登时慌乱一团。

“大内敲钟了,是大内吧。”一名官员紧张的整理着自己的乌纱帽,急匆匆的奔了出来。

另一名官员同样的惊慌失措:“没错、是、是皇宫方向,快快、快敲钟!”

《天工开物》冶铸第八卷记载:”凡铸钟,高者铜质,下者铁质。今北极朝钟,则纯用响铜。”

大明王朝亡国之时,崇祯皇帝人生最后那一天早晨,他领着心腹太监王承恩来到了皇宫那座大钟前,以往每次开早朝前都会敲响大钟。等了许久,竟没有一个臣子前来。于是崇祯去了煤山歪脖子树下自挂东南枝,大明也就亡了。

永寿城皇宫同样建造了一座巨钟,除了祭祀大典祭告上天之外,也是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召集群臣。而楚王赵从宕谋反的时候,第一时刻就是命令叛军包围钟鼓楼,为的就是防止皇帝求援。

永寿城足有百万人之众,偌大的京城即便是皇宫大钟声音再大,也不可能传遍京城的。于是,登闻鼓院应运而生。

当皇宫大内敲响巨钟之后,登闻鼓院的官员们闻鼓之后需立刻在京城各处敲击大钟,从而召集城内官员。

登闻鼓院本就是个清水衙门,现如今钟声响起,登闻鼓院的官员登时慌乱一团。紧接着开始击鼓传花,京城内各处鼓楼的大钟,开始陆续敲响。

这就跟烽火狼烟传递讯号是一个道理,钟声也有着简单的密码。急促的钟鼓声从永寿城皇宫大内传出,宫外的登闻鼓院则跟着敲击起来。然后,布满京城各处的鼓楼,陆续的敲击着。

从钟声来判断,是皇帝召集群臣的讯号。于是,永寿城内的官员们,也跟着陆续的慌乱了起来。

不管什么原因,官员们在听到鼓声的那一刻,必须紧急集合入宫。超过了入宫时辰,是需要被治罪的。严重的,直接罢官削职。

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在一个时辰之内抵达皇宫,否则将会受到严惩。那些离着皇宫较远的官员们则彻底的慌乱了阵脚,听到鼓声之后,慌忙吩咐家丁备马备轿...

一个半时辰之后,皇宫文政殿内挤满了前来上朝的官员。其中,就包括广平王龙大江父子。

龙大江最近痴迷上了种花养草,正在家里悠闲的浇着花,闻钟而进的他急忙让管家刘德旺备马入宫。

而龙小凡则比较倒霉,他正和狗腿子们吆五喝六的在赌场掷骰子。赌场人声鼎沸,三教九流之辈龙蛇混杂。钟声足足敲了一炷香时分,狗腿子大牛出来撒尿的时候才听到。

大牛登时惊慌失措,提着裤子跑回来告诉了龙小凡。龙小凡一听,扔掉了手里的骰子就跑。

那些赌客们输红了眼,眼看着龙小凡赢了钱要跑,于是拉住他不放。龙小凡也不客气,一脚将对方踢了个狗吃屎。紧接着赌场内大打出手,狗腿子们人数众多,对方很快败下阵来。

龙小凡是不敢以真实身份出入赌场的,那样就没了兴致。对方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双方打了半天,龙小凡冲出赌场抢过一匹快马就溜了。

文政殿内官员集结,龙小凡是最后一个到的。而且,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穿朝服的人。好在龙小凡并无挂职,可他穿的又是一身粗布麻衫,也就是寻常百姓的衣服。

昌帝恨恨的瞪了他一眼,大概也知道这个败家子的德行,终究是没有开口斥责。

龙小凡倒也乖巧,找了个角落塞了进去,做起了旁观者。

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了,不然昌帝不会如此的紧急召集群臣。龙小凡可不想触这个霉头,他只是个打酱油的。朝政这些事,他没有兴趣。

群臣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挤在文政殿内面面相觑。众人心中疑惑,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挤满了文政殿。而昌帝,为什么不选择在金銮殿议事呢。

金銮殿才是群臣上朝议政的地方,而文政殿只是昌帝的办公场所。文政殿并不大,京城官员众多,都来的时候便挤满了大殿。

这种时候,最适合滥竽充数了。龙小凡敲着周边挤满了人,就躲在一根大柱子后面,往柱子旁边一躺,就不关他的事了。

昌帝铁青着脸,并没有说话。下面的臣子也不敢妄言,直到整个大殿内彻底的安静了下来,昌帝这才开口。

“皇后无德,当此国难之际苟且偷生,朕废后一事,不得再议!”昌帝冷冷的看着群臣,他在试探。

群臣无一人敢再出声反对,昌帝是满意的。至少他目前能够及时的阻止住了群臣,虽然以后还会有人对此事喋喋不休。尤其是,那些自诩为清流的家伙们。

紧接着,昌帝又说道:“庞太师。”

庞天遥没有想到,昌帝会在这个时候叫自己。于是,他呆呆的站了出来:“臣在。”

“而今北凉和西川兴兵来犯,爱卿们竟无一人敢迎战。朕心都凉了,放眼我大昌,竟无可用之才么。”

群臣沉默,谁都不是傻子。什么没有可用之才,明明就是去做背锅侠罢了。打输了,那可就是千古罪人。敌人来势汹汹,大昌又是个措手不及,如何抵挡。

看着臣子们都不说话,昌帝有些许的满意:“庞太师,你推举龙小凡领兵出征,朕想了想,颇有道理。”

“啥!凭什么又是我。”角落里,传来一个人的叫声,紧接着龙小凡拍拍屁股站了起来:“庞太师,你欺人太甚!”

庞天遥真够孙子的,原来是他推举自己。广平王龙大江也忍不住站了出来:“陛下,而今敌军势大,仓促应战与我不利。犬子轻浮有余谨慎不足,臣反对犬子出征。”

要不是当着群臣的面,龙小凡早就破口大骂了:“为什么让我去,你怎地不让你家庞冲去,庞太师,你平日不是天天都在夸你宝贝儿子么。陛下,臣觉得,庞冲也该领兵历练历练了。让他带兵去山西,和敌军干仗去。”

庞天遥本以为昌帝会拒绝,谁知道昌帝“嗯”了一声:“庞太师,你意下如何?”

庞天遥登时吓了一跳:“陛下,臣、臣...”

直到此时,庞天遥才明白过来。昌帝才是只老狐狸,他是在故意挑拨。昌帝有意挑拨龙大江和庞天遥,毕竟总得有人站出来做这个背锅侠。

以战败之躯给大昌缓冲时间,明知道是战败了。可这能给大昌集结兵力的时间,然后就能进行反击。只不过,这个迎战之人得需要背负战败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