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天遥自然是不怀好意的,不过表面上,却装作大义凛然:“陛下,广平王世子行事虽特立独行,然总能逢凶化吉。此次北凉与西川贸然兴兵,攻了个咱们措手不及。而龙小凡此人领过兵,更是与北凉和西川皆有交手,可谓经验丰富。臣以为,龙小凡当作不二人选。”
龙小凡还真是个败家子,他不喜欢上朝。按理说他一个世子的身份,加上准驸马,早有了上朝资格。不敢说在仕途上有什么作为,至少能够及时的了解朝政动向。
广平王龙大江是过于敏感,不得不处于半隐退状态。龙小凡则是懒得上朝,只想混吃等死。
昌帝不是没有想过,重点培养一下龙小凡。可龙小凡总是给人一种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感觉。
缺乏成熟稳重,虽是屡立大功,昌帝对他却总是不放心。
若是龙小凡在朝堂,或者是他老爹龙大江在的话,非得把庞天遥骂个狗血淋头不可。庞天遥这阴损的家伙,太毒了。
谁都知道此时领兵迎敌,就是个朝廷的背锅侠。那么多的文臣武将都没有表态,庞天遥却偏偏推荐了他。
其实庞天遥心里也没底,他还真怕龙小凡咸鱼翻身。毕竟在这个如有神助的败家子身上,逢凶化吉并非是空穴来风。
昌帝却在犹豫,昌帝有着自己的打算。好歹龙小凡是准驸马,即将就要和自己的女儿赵小金成亲了。若是此战失利,女儿将来嫁给他也不免受到影响。
驸马,在古代的地位其实并不很高。尤其是明朝时期,驸马更是不得踏入仕途。作为一个外戚,驸马还要屈居于公主身份之下。在唐代的许多门阀贵族,甚至不屑于娶公主为妻。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西汉时期的大将军卫青,则是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
阳昭公主的驸马柴绍,在隋末与昭公主成亲,之后李渊起兵造反,柴绍连夜去支援李渊,昭公主则招揽大批人手,在李世民之前打下大片关中的土地。柴绍青年时击败突厥,吐谷浑和党项,先后被封国公,都督,并在死后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还有历史罪人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的石敬瑭,直接夺了岳父的江山,称帝建国。
明朝虽然驸马地位不高,然也是皇亲国戚。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临死之时还密令驸马梅殷辅助建文帝。
可见驸马这个身份,混的好了照样风生水起。如今的大昌风雨飘摇,皇权后继无人。昌帝有心栽培龙小凡,奈何龙小凡依旧我行我素。
这是没办法的事,一方面龙小凡要顾及他们广平王府的身份。一方面,他对于官场真的没有什么兴趣。做一个混吃等死的驸马爷,才是自己的终极梦想。
庞天遥推荐龙小凡去领兵阻敌,昌帝却知道此事不妥:“不成,太原大同的将领恐不服他的统辖,太师还是另举他人吧。”
朝中历来都是分派系的,龙大江虽然打下了大昌的半个江山。然而太原和大同的将领,却另属于浙派将领。浙派、北派、陇西派、广南派等等各路将领,都是有着自己的圈子。
而其中,龙大江则属于北方派系,也称作北派将领的代表人物了。
浙派的将领与龙大江北派素来不合,让龙小凡领兵去打仗,山西太原和大同的将领,怕是根本就不买他的账。
朝会不欢而散,庞天遥也是无可奈何。散朝后,群臣议论纷纷。这次他们都知道祸事了,北凉和西川的军队已经打进来了。
山西守不住,下一步就是京城了。一旦北凉和西川联军打到了永寿城下,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左羽林卫的叛乱,京城早已防备空虚。两国联军势力强大,若是被他们攻破了皇城,则大昌就彻底的完了。
昌帝不敢冒险,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龙小凡。回到后宫坤宁宫的时候,昌帝满脸的愁云。
偏偏就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后宫这边也不安生。
首先就是被封为皇后的宸妃,也就是赵小金的生母。当初是楚王赵从宕谋反,解皇后主动要求昌帝废掉她的后位。
结果呢,赵从宕谋反失败,人家昌帝还是高枕无忧的坐着自己的皇帝。解皇后,失算了。
这不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么,前一刻自己是还是高高在上母仪天下的皇后。现如今,却成了被废掉打入冷宫的庶民。
这种身份巨大的反差,使得解皇后几乎要疯掉。于是她开始闹腾,每日哭哭啼啼。鬼知道她用的什么法子,居然闹到了慈宁宫牛太后那里去了。
也不知这解皇后给牛太后灌了什么迷魂汤,牛太后非要昌帝重新册立解皇后。毕竟宸妃出身卑微,不宜为后宫之主。
而对此,反对的朝臣们也不少。大臣们也是同样的心思,这解皇后乃是六宫之主。古往今来废后都是不祥的,皇后平素无大错。只是临危之际的保全之计而已,也算是情有可原。
再加上,昌帝私自封宸妃为后的事并不合法。没有行册封大典,没有告祭上天,官方并没有登记在册。也就是说,昌帝仅凭一己之言,让宸妃为后的事并不合法,也不会受到天下人的承认。
皇帝九五之尊没错,可是九五之尊也得按照规矩礼仪来办。总不能皇帝随随便便一句话,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吧。
昌帝封不了宸妃为后,遭到了众人反对,不由得恼羞成怒。加上北凉和西川寇边,当真是焦头烂额。
古人都讲求孝道,牛太后虽然不是昌帝生母,可毕竟是当朝太后,也是一手把昌帝拉扯大的。牛太后的话语权分量极重,她反对废后,加上群臣簇拥,昌帝也是颇为头疼。
到了皇后寝宫坤宁宫,宸妃正在命令宫女,给自己打包。
昌帝一愣:“皇后,你这是作甚。”
昌帝并未让人通报,所以宸妃并不知道是皇帝驾到。于是,坤宁宫的宫人跟着,一起对昌帝施礼。
宸妃施礼起身,然后说道:“陛下,而今叛乱已除,贼臣伏法。臣妾也该回端福宫了,这里、这里不适合臣妾。”
昌帝怒道:“你是朕亲封的皇后,这坤宁宫自当由你居住。谁敢造次,朕要他的命!”
昌帝是真的龙颜大怒了,边关边关不安宁。后宫也是乱作一团,昌帝早就想封宸妃为后。奈何当时的解皇后并没有大错,无错昌帝就不好废后。
这次楚王谋反正好是个机会,既然解皇后自己提出来的主动让位。那么,宸妃自然理所当然的成了皇后。
宸妃慌忙劝道:“陛下,当时乃是权宜之计。陛下怎可当真,臣妾出身卑微,怎敢觊觎后位。”
“你什么都好,就是一味地忍让。殊不知,这更会让她人得寸进尺。你不为自己打算,也不为金儿打算么。朕既然决定立你为后,那这皇后之位就是你的。你给朕老老实实的在坤宁宫待着,谁敢不服朕灭了谁!”
昌帝极少在后宫表现出自己的愤怒,让宸妃为后是多方面的考虑。除了宸妃宽厚仁慈之外,更是为赵小金的前途打算。
如今的昌帝可以说是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老赵家的香火到了他这里彻底的断了。甚至于,找个旁族的皇亲来继承皇位都找不到。
当年昌帝赵氏一族被后梁皇帝诛灭全族,昌帝一家九死一生的得脱大难,后隐姓埋名。
昌帝的生父生母都在那场灾难中去世,昌帝是由生父的小妾,也就是如今的牛太后拉扯长大。昌帝后来成就霸业,赵氏一族人才凋零。
如今他的弟弟赵从宕谋反被诛,赵家更是没了后继者。唯一的女儿赵小金,成了昌帝最后的希望。
虽然昌帝有让女儿称女帝的想法,可他也知道赵小金的性格脾气。赵小金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对于权力没有任何的迷恋。让女儿称帝,是不可能了。
剩下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让女儿成亲。生下来个一儿半女的,让他改姓赵,这样自己就能名正言顺的找到皇位继承人了。
这也是昌帝,为什么反对龙小凡领兵的原因之一。兵凶战危,万一龙小凡再有个三长两短,女儿怎么办。
让宸妃为后,对赵小金也是有好处的。牛太后总有两腿一蹬去见老赵家列祖列宗的那一天,到时候昌帝垂垂老矣的时候,封赵小金的儿子为继承人,那么宸妃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
这对于巩固继承人的帝位,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就算是力排众议,受尽天下人的非议,昌帝立宸妃为后的决心也不会变的。
偏偏喜好与世无争的宸妃不这么想,既然世人反对,那她让出这个皇后之位便是。
殊不知后宫争斗残酷,宸妃就不怕将来解皇后报复么。
昌帝心意已决,宸妃无奈,只好叹道:“臣妾知陛下为朝政之事烦忧,本不该再让陛下为后宫之事操心的。”
昌帝“哼”了一声:“朕没有什么好操心的,只要你想做这个皇后,朕就能保证没有人敢为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