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為官很擅於坐收漁翁之利,哪怕對方是自己的敵人。比如他讓和琳先後投靠阿桂和福康安,借他們的光一路高升便是很好的證明。而在鎮壓台灣叛亂一事上,和珅也巧借福康安而坐享其成,立下一功。
清朝初期,鄭成功家族割據台灣,康熙為了實現國家統一,發動了收複台灣的戰爭。鄭成功的後代負隅頑抗,無奈清軍攻勢淩厲,鄭氏王朝抵擋不住,清軍得以收複台灣。
戰爭結束後,清廷在台灣建立了台灣府,歸福建管轄,但島上的反清勢力一直沒有消停過,鄭氏家族的殘餘勢力糾集在一起,打著 “反清複明”的旗號,成立了秘密的複國組織 “天地會”。
天地會成立之初,成員主要是一些反清複明的仁人誌士。後來,天地會向台灣民眾灌輸 “天為父、地為母”的觀念,號召社會底層的老百姓起來反抗清王朝的統治。
康熙、雍正以來,清朝統治者推行愛民政策,使社會矛盾日趨緩和,天地會舊有的 “反清複明”綱領漸漸失去民心,絕大部分老百姓都不買天地會的賬。為了在乾隆朝繼續從事反清鬥爭,天地會將鬥爭的矛頭指向了清朝的貪官,提出了 “反對貪官,劫富濟貧”的口號,經過一番因勢利導的宣傳,再次在民間樹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乾隆繼位後,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百姓生活殷實,但盛世的背後卻是暗流湧動、危機重重。
乾隆年間,台灣的經濟雖然有所發展,但與此相伴而生的貪汙腐敗也隨之而來。當地官員認為台灣島孤懸海外,天高皇帝遠,可以無所顧忌地在島上為所欲為。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台灣官場極度腐敗,官員們極盡巧取豪奪之能事,老百姓的生活極為困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林爽文起義的導火索。
林爽文是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人,隨父渡台,居彰化大裏代莊(今台中縣大裏市),以耕田、趕車為業,後來加入天地會。有一次,林爽文帶領的天地會與台灣的另一集團雷公會因矛盾而發生群體械鬥,台灣總兵柴大紀帶兵鎮壓,捉拿天地會成員,成員們逃往林爽文處。官兵要求林爽文交出逃犯,但林爽文拒絕配合,於是雙方發生激戰。柴大紀因此大怒,加緊追剿天地會,林爽文不得不率眾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