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

三 逃避

字體:16+-

轉眼春節已至,空氣裏是燃放鞭炮後的熱烈氣味,孩子們穿著簇新的衣裳歡笑打鬧,家家戶戶豬肉炒酸白菜的濃香彌漫在鄉村的上空。大紅的對聯貼上了門楹,五彩的幡勝把家門裝飾得鮮豔、繽紛,年的味道全都有了。“雪圃乍開紅果甲,彩幡新剪綠楊絲。殷勤為做宜春曲,題向花間貼繡楣。”幡勝在當地叫“版簾子”,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七種造型,其漂亮的流蘇與大紅的對聯交相輝映,從巷道裏走過,家家爭豔、戶戶錦繡,過年的喜慶就在五顏六色裏蔓延開來。

除了這些,武威人過年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節目一“鬧社火”。河西走廊,尤其是作為古中國三大城市之一的涼州,曾經與今天的北上廣一樣繁盛,而社火這一民俗則由來已久。傳說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被敵人包圍,當時正值春節,為了脫困,文臣武將裝扮成了一支慶祝新年的社火隊。劉秀裝扮成了春官老爺,搖著蒲扇走在最前麵;左右丞相裝扮成了沙公子,緊緊地跟在春官老爺的身後,走著十字步兒;武將裝扮成鼓子匠,跟在左丞相的後邊,打著漂亮的鼓子;皇官裏的娘娘們和文官則裝扮成臘花子跟在右丞相的後邊,敲著鑼鑼,扭著十字步兒走得歡……由此,社火隊大搖大擺、鬧鬧哄哄地騙過了敵人,成功脫逃之後才建起了一代王朝。從此,社火就興起來了,且經久不衰,直到今天。

當然,也有人說是楊家將西征時被敵人包圍,沒辦法逃脫,在當地老百姓的幫助下,扮成社火隊成功地逃出了敵人包圍圈。暫且不論哪個版本才是最準確的,但從傳說裏可以看出,社火由來已久,而且絕對是一個充滿金戈鐵馬氣息的民俗表演。因此,在社火隊伍中很有一些講究。譬如,春官老爺的扮演者一定是當地非常有名望的老人,能夠被大家推舉做春官老爺,那是一個老人最高的榮譽,證明你在當地是受人尊敬、受人愛戴的。又譬如,數十個鼓子匠,打起腰間的皮鼓精神抖擻,要打出武士的霸氣和勇氣,那麽鼓子匠就要求魁梧挺拔的小夥子去扮演。而臘花子則需要女性或者身材瘦小的男子扮演。總之,社火之所以冠以一個“鬧”字,自然是越歡騰越紅火,越熱鬧越有看頭,這樣才能引得四鄰八鄉的村民們都來捧場,都來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