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四九城。
一個身材結實,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在桌子旁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文化局簽到表》
《李治國》
“尤主任,我一會兒出去采風去了啊。”
李治國說話的語氣極為理直氣壯。
一年之前,他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
並成為了四九城的一名同名同姓的舊社會街溜子。
李治國處事不擇手段、相當果斷。
同時待人接物卻能做到八麵鈴瓏,所以他這樣的人到哪總能混出個名堂。
可這是六十年代,四九城正對無業遊民進行改造,沒有工作的人連吃飯的票證都不給發,會活活餓死。
憑借記憶,他把前世一些冷門小說向四九城的出版社投稿,並且憑借著針砭時弊的小說,成功進了文化局。
每個月工資按行政人員的標準發放,以李為民文化局幹事級別,也能領三十多塊錢。
加上偶爾發放的少量稿費和各種票證,也能混個溫飽。
當然,李治國來文化局工作,並不是為了錢,而是因為文化局的工作相當自由。
隻要按時交稿,遲到早退都不是問題,每天都可以照舊過著街溜子一般的生活,還不用被人非議。
第一次到文化局上班的時候,李治國上午十點才到,結果發現同事都沒有來,他才是來到的最早的一個。
而現在,李治國下午三點才走,卻依舊是走得最晚的人。
此時,尤主任聞言,和藹地說道:
“小李同誌,去吧,收集素材最要緊。”
“隻要按時交稿子,以後你可以隻到簽到表上簽個字,不用出勤。”
“好,謝尤主任了,以後我爭取寫出質量更高的稿子。”李治國沒有推脫,點頭之後便離開了文化局。
從今之後,他就可以當街溜子……不,上街收集寫作素材了。
李治國挎上了他標誌性的帆布包,其上寫著繁體字版本的“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