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曾真正到過太空的人而言,調查某個恒星係、尋找可住人的行星,似乎是件相當令人振奮的任務,至少也算很有趣。可是對太空人而言,它卻是最無聊不過的差事。
恒星是一團巨大的火球,其中的氫核不斷融合成氦核,尋找這種天體太簡單了,它本身就在盡力招搖。即使在黑暗的星雲中,也隻不過是距離的問題,在五十億英裏的範圍內,恒星仍在盡力昭示自己的存在。
可是行星則另當別論,它無異於太空中一塊小岩石,僅能反射恒星的光芒。即使以各種不同的角度,穿過某個恒星係達十萬次,除了極少數的巧合,很有可能始終不曾接近一顆行星,因而根本無法發現它的存在。
因此想要尋找行星,必須采用一個有係統的方法。在調查某個恒星係前,首先應來到距離恒星約等於其直徑一萬倍之處。根據銀河統計資料,行星距離主星比上述距離更遠的幾率不到五萬分之一。此外,在與恒星的距離超過其直徑一千倍的太空中,就幾乎沒有任何可住人的行星。
這就意味著,從船艦停駐的位置望去,可住人行星必定位於恒星周圍六度以內,這大約等於整個天空麵積的四百分之一。這樣小的一個範圍,少量的觀測便可得到詳盡的結果。
望遠照相機經過微調後,能自動抵消船艦在軌道上的運動。在這種情況下,長時間曝光可拍出恒星周圍星座的清晰影像。當然,前提是必須遮蔽太陽的烈焰,而這點很容易做到。反之,由於行星具有相當程度的自行,因此會在底片上呈現細微的條紋。
假如看不見條紋,總有可能是行星躲在主星後麵。此時船艦會換到另一個位置,通常會比原先更接近恒星,然後再重複整個步驟。
這的確是個很枯燥的程序,若是連續在三個恒星係,每一個都重複做上三遍,結果每次都毫無斬獲,對士氣必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