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來信寫道:“佛家主張‘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時候體認心的本來麵目’,這與我們儒家‘在事物上格心’的功夫不同。我如果在不思善、不思惡時下致知的功夫,其實已經在思善了。想要不思善惡而心中良知清淨自在,隻有剛睡醒時才能做到,這是孟子所謂‘夜氣’的學說。但是這個狀態不能維持很久,瞬息之間思慮就產生了。不知道用功日久的人,能夠常如睡醒時那樣思慮不起嗎?如今我想求寧靜,卻愈發不得寧靜;想不生念頭,卻愈生出念頭。怎樣才能使得心中前念滅去、後念不生,隻有良知與天地大道相合呢?”
“不思善、不思惡時體認本來麵目”,這是佛家為了讓人認識本來麵目而設立的方便法門。本來麵目就是聖人所謂的良知。如今既然能明白體認良知,就不需要這麽說了。“隨物而格”,便是致知的功夫,就是佛家所說的“常惺惺”,也隻是時常存養本來麵目而已。佛、儒兩家的功夫大體相似,但佛家有個自私自利的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惡時用致知之功,則已涉於思善”的毛病。孟子說“夜氣”,也隻是為了給失去良心的人指出一個良心萌動之處,使他能夠從此將良心培養起來。如今已然能清楚明白地知道良知,時常用致知的功夫,便不需要說“夜氣”,否則就好比得到了兔子還去看著樹樁,便會再次丟失兔子。“欲求寧靜”“欲念無生”,這正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的毛病,故而“念愈生”“愈不寧靜”。良知隻是一個良知,自然分辨善惡,哪還有什麽善惡可以思慮?良知的本體自然寧靜,如今卻又添上一個求寧靜;良知的本體自然生生不息,如今卻又添上一個欲念不生。並非隻有聖學致知的功夫不是如此,即便佛家的學問也不會如此刻意追求。隻要一心在良知上,徹頭徹尾,無終無始,就是前念不滅、後念不生。如今你卻想要前念斷滅、後念不生,這是佛家所謂“斷滅種性”,這是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