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陽明(全五冊)

隻怕有心人

字體:16+-

我們敘述王陽明南贛剿匪時,讀者往往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剿匪真的就如敘述的那樣順利?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南贛土匪在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的四省剿匪部隊麵前幾乎不可動搖,但在王陽明指揮的一萬餘部隊麵前卻不堪一擊。原因何在?

1518年農曆四月下旬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王陽明邀請他的弟子們喝酒,席間,他真心實意地對弟子們說:“謝謝諸位,以此相報。”弟子們大為驚訝,說:“我們還為沒有幫到您而慚愧,您為何要感謝我們?”王陽明回答:“我剛到贛州辦理軍務時,時常擔心辦錯事,愧對諸位,所以謹慎之極。我一人靜坐回憶執行賞罰時,總感覺有些地方還是不到位。不過一旦與諸位相對,我感覺所做的一切賞罰之事都無愧於心。這就是你們助我之處啊。”

其實這段話說的就是“事上練”,任何一件事靠你一個獨坐想象,無論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於事無補。必須要到事上去磨煉。做事時無愧於人、無愧於心,這才是王陽明心學所說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煉心”。

王陽明的這段話還透露出一個信息。他初到南贛打敗詹師富之後曾給中央政府上了一道奏疏,他認為賞罰不明才是南贛剿匪屢次失利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他自認為能夠順利掃**群賊,歸因於他在忠誠地執行了賞罰。

固然,“賞罰公正”是一個組織前進的催化劑。但公正的賞罰隻能保證組織本身的前進,它並不是組織解決外部問題的充要條件。王陽明南贛剿匪的全盤勝利,主要靠的是他非同凡響的軍事才能和行政才能。

王陽明在軍事上有三個過人之處。

一、不重形式,隻重實質。王陽明之前的南贛巡撫都喜歡調動四省部隊,場麵壯觀,聲勢逼人,卻寸功難立。王陽明認為這是搞形式主義,南贛地區千山萬壑,根本就不適合大部隊縱橫馳騁,而且勞民傷財。他動用的剿匪部隊其實隻是機動部隊,人數最多時才一萬餘人。按他的見解,山賊未經過專業的軍事訓練,所以野戰能力脆弱,全靠地勢存活,隻要解決了他們倚靠的“地利”就萬事大吉。而解決“地利”的問題,一支驍勇善戰的機動部隊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