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我們心中的賊有很多,不過不出七情六欲(七種情感:喜、怒、哀、懼、愛、惡、欲;六種欲望:色、聲、香、味、觸、法)。在心學家們看來,王陽明心學的目標就是祛除心中賊的學說,所以雖然難,但王陽明還是給出了很多心法。
在七情中,我們最容易犯的就是哀傷憂愁。因為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麵對不如意時,很少有人能保持平衡的心態。《傳習錄》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是王陽明為哀傷憂愁開出的藥方。
王陽明的弟子陸澄有一天收到一封家信,信上說,他的兒子病危。由於鞭長莫及,所以陸澄很哀愁。
王陽明發現了這一情況,問明原因後,問陸澄:“你這樣憂愁,對你兒子的病有什麽幫助嗎?”
陸澄慘然一笑:“當然沒有幫助。”
王陽明於是說:“那你應該快樂一點。”
陸澄幾乎要跳起來,兒子病危,不哭也就罷了,居然還叫我快樂,這不是狼心狗肺嗎?
王陽明看出了陸澄的心理,說:“我經常要你們在事上練心,這正是個好機會,你如果錯過這樣的機會,平時把心學思想說得頭頭是道隻能算窮嚼爛穀子!”
陸澄愕然,問:“那我此時該如何練心?”
王陽明就講解道:“父親愛兒子,這是良知的意思,良知認為對的就是天理。不過,‘天理’之所以稱為‘天理’就是因為它有個中和處,一旦過了就是私心,就不符合天理了。”
陸澄說:“我的良知就是要求我現在應該哀傷啊,我覺得我沒有‘過’。”
王陽明笑笑:“你和很多人的認識是一樣的,以為麵對不幸時就應該憂愁哀傷,而且還認為這就是良知的意思。可你不知道,此時你的良知已被你過分的情感所遮蔽,沒有完全展現,所以它的意思可能是錯的。一般而言,人們在七種情感中表露‘過’的多,‘不及’的少。我剛才要你快樂,這不是真話,如果你真的快樂,那就是‘不及’,同樣不符合‘天理’,可你太‘過’就更不好了。不過,人人都這樣,父母去世,做兒女的都哭得死去活來,口吐鮮血。但《孝經》上說:‘不能過分悲傷而失去本性’,‘本性’就是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