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筆記

第十三章 胎教

字體:16+-

患兒男,10歲,2周前出現尿頻、尿痛伴下腹部疼痛,當地醫院診斷為“**炎”,給予靜脈滴注頭孢類抗生素10天,症狀無明顯好轉。

患兒自發病以來無發熱,無水腫,無惡心嘔吐。既往史無明確的傳染病接觸史和過敏史。入院查體心肺未見異常,無皮疹,下腹部輕度壓痛。輔助檢查尿常規白細胞正常,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泌尿係統彩超提示部分**壁不均勻增厚。

患兒尿頻、尿痛,下腹部疼痛,這些都是由**刺激征引起的。柯小田覺得當地醫院對患兒“**炎”的診斷似乎並沒有什麽問題,蘇雯卻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那麽,為什麽抗感染治療無效呢?”

柯小田問道:“會不會是因為抗藥性?”

蘇雯道:“患兒的既往史一直身體健康,很少生病,不應該出現抗藥性的問題。所以,對於這樣一個病例,我們首先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比如**腫瘤、結核性**炎等。”

患兒的**壁不均勻增厚,抗感染治療無效,確實存在著**腫瘤的可能。除此之外,由於**結核也可以引起**刺激征的症狀,也應該加以排除。

柯小田正這樣想著,就聽蘇雯繼續說道:“這起病例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患兒有**刺激征表現但抗感染治療無效;二是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那麽,你覺得還應該排除其他哪些問題?”

能夠清晰明了地將病例中的重點羅列出來,這就是資深醫生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不僅是臨床經驗積累的結果,更是臨床思維已經深入骨髓的展現。柯小田回答道:“除了血液係統的疾病之外,寄生蟲病也可能會造成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蘇雯點頭道:“接下來就按照我們剛才說到的,去做進一步的檢查吧。”

柯小田接下來安排給患兒做了**鏡,取下**壁增厚部位的組織進行病理活檢。同時增加了結核菌素試驗、尿液細菌培養、骨髓象檢查以及血清免疫學檢查來檢測寄主特異性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