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份的熱鬧

她可以,在人潮裏忽然被自己呼喚

字體:16+-

“這個時代,如果你是一個‘沒有愛豆’的人,是不是都好像變得很奇怪了?”

我收到這封私信的時候是《創造101》最火的時候。朋友圈裏的各位忙著pick(選擇)小姐姐們,烏泱泱的應援燈光晃得人眼花。在一些人為了“愛豆”流淚尖叫的同時,也有一些人感到困惑。這個讀者說自己不太理解身邊的朋友為什麽要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到與自己沒有太多關係的人身上,於是問出了上麵的那個問題。

我說不奇怪啊,這就像有的人喜歡長發、有的人喜歡短發一樣正常,沒必要上綱上線的。但我理解她的意思,在一個幾乎所有人都有“愛豆”的時代,作為一個對大眾的流行文化漠不關心的人,或許很難與大部分人產生簡單的聯結和共鳴。

我有時候也在思考我們和潮流文化的關係:我們是否一定要關注當下的熱點,把自己的情緒和日常時間投在某一個明星、一部劇或者綜藝節目上?

流行文化,這些潮水般不斷上湧又不斷退卻的東西,其實就像一套不斷翻新的語言,我們了解它,是為了更好地和大部分人進行交流。

英國人常常用天氣與人搭訕,就像北京大院裏的老大爺們見麵互相問:“吃了嗎?”和一群同齡人待在一起時,我們說pick,我們說C位(center,核心位置),我們其實是在用最易於交流的語言和彼此達成共識。這並不是什麽值得煩惱和困惑的事情,我們在“審美”上不一定要追趕潮流文化,但了解一下也無可非議。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可能有點繞:“我不喜歡我喜歡的人被太多人喜歡。”

我想說的是:“我不喜歡因為太多人喜歡而喜歡。”

追求大部分人喜歡的樣子,就能被喜歡嗎?其實不管是“愛豆”還是普通人,我們都會麵對這樣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