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到戰國,西周的統治體係在不斷瓦解,統治者的身份在不斷地下移,權力先從天子轉移到諸侯,又由諸侯轉移到大夫,而在大夫取代諸侯,分割或奪取諸侯土地的時候,大夫門下士的地位也就隨之提高。因此在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社會現象,就是士階層的崛起。
士是西周貴族中的最低階層,他們有一定數量的田地,受過禮、樂、射、禦、書、數等“六藝”的官學教育,能文善武,不僅有參與政治的權力,更是國家軍隊的中堅力量。宗族血緣關係的瓦解,使戰國時期士的定義及範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戰國時期的士成為對有修養、有文化的人的統稱。普通人家的子弟,隻要通過學習文化,得到社會的認可,就可以上升為士。如蘇秦、張儀、範雎、李斯、寧越等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從布衣平民中走出,成為士人的。戰國時期各國的最高統治者,為了發展求存,都非常重視拉攏士階層。所以,戰國時期的士不隻數量最多,而且品類繁雜,下至雞鳴狗盜之徒,上至將相,全有士人的身影。
士階層的發展,思想約束的減少,為戰國時期學術文化的繁榮創造了重要的條件,致使在思想界形成了眾多的學術派別,號稱“百家”。在戰國時代的社會大變革中,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不同的思想家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褒貶社會現實,分別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從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麵。
在戰國七雄中,最重理論服務於實踐的是秦國,而各家學術思想雲集、紛繁交融的地方是齊國。齊桓公為廣納人才,在齊國國都臨淄西郊的稷下設置了學宮,這就是稷下學宮。在稷下學宮,齊王“設大夫之號,招至賢人而尊寵之”,吸引了當時各國的學者前往齊國講學、著述,齊國的稷下便成為了當時影響極大的學術文化交流中心。如戰國時期的著名學者孟子、荀子、鄒衍、淳於髡、慎到、田駢、環淵、接子、尹文等,都曾在稷下講學。稷下學宮的規模很大,能容納數千名學生在這裏學習,稷下先生淳於髡死時,為他治喪的諸弟子就多達三千人。在稷下學宮,儒、墨、道、法、黃老、陰陽、明辨、縱橫、兵、農等不同學術流派的學者紛紛登台講學。他們一邊著書立說,一邊教育弟子,進行著自由的學術討論。學者們在辯論中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學說,使稷下學宮成為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學術繁榮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