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秦天

三、尊崇禮遇士客的製度

字體:16+-

客卿是頭上戴有光環的賓客,其“光環”就是被授予“卿”這個稱號。所以被稱為客卿。

春秋戰國時期,招徠和延聘賓客的現象在許多國家都十分盛行。而來自異國的賓客,在一些國家得到重用的事例也不勝枚舉。正是在這種引進、選用人才方法的基礎上出現了客卿和客卿製度。

“客卿”一詞,始見於《戰國策·秦策一》“秦惠王謂寒泉子”條。

該條言及“客卿張儀”。南宋鮑彪注:“(張儀)魏人,仕秦。惠五年為客卿。”這是說張儀在秦惠文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國被稱為客卿。

目前,雖尚不能確考客卿究竟起於何時,又最先起於何國,但從現存資料大致可以看出,客卿製度產生於戰國中期,盛行於秦國。

在呂不韋之前秦國雖沒有形成養士之風,但秦國的客卿製度卻是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中發展得最為完善,實施得也最有力的。秦國的客卿製度有如下特點:

第一,客卿是一些具有榮譽頭銜的高級賓客。有事時請出來,給予帶兵、辦外交、謀國政、決疑難的種種權力。但客卿不是一個正式的官職,也未作一個等級列入秦國的爵位序列。

第二,客卿隨需要而設,沒有數量定額限製。如秦昭王時,在秦國做客卿的人就有通、壽、燭、錯、胡傷、灶、司馬梗、範雎、蔡澤九人。

第三,客卿授予不論門第,隻考慮才能大小。這就給平民求仕提供了一個階梯。像張儀、範雎、李斯之輩,大都布衣出身,他們以自己的才華或一技之長,被任命為客卿而加以擢用。秦王根據他們各人所建的功績,再決定究竟何時授予何種官職。如張儀,惠文王五年拜為客卿,惠文王十年正式任相。範雎也是在做客卿數年之後,轉拜為相。也有快的,如蔡澤由客卿登相位不到一年。當然,不能排除有些客卿會因種種原因不能遷轉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