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秦天

一、有誌少年求明主

字體:16+-

商鞅是衛國國君姬妾所生的公子,名叫鞅,姓公孫。按當時以國名為姓的習慣,他又叫衛鞅,改稱商鞅是以後的事情。

衛鞅出自名門望族,見多識廣,加上自己勤奮好學,從小就顯露出過人的才幹。衛國地處交通要道,特別是都城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在當時是有名的大城市,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當時各種思想風起雲湧,各種觀點競辯短長。在這種百家爭鳴的開放文化環境的熏陶、滋養下,年少的衛鞅逐漸形成了他高遠的誌向、宏大的抱負,對當時流行的各種思想,他最青睞法家。

衛鞅對法家學說產生興趣,是受到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吳起的影響。

吳起也是衛國人,一度在魯國做將軍,後又西去魏國,參與李悝的變法,政績顯著。公元前390年左右,吳起因受魏武侯大臣的排擠,離開魏國進入楚國。當時,楚悼王正力圖振興國勢,就任用吳起為令尹(類似宰相的職務,為楚國最高行政長官,兼握軍權),主持變法改製。吳起全力推行新政,在很短的時間裏便使楚國出現一派新氣象。吳起又善於治軍練兵,從而增強了楚國的軍力。為此楚軍曾揮師北上,進攻中原。但吳起的變法時間很短,新法在楚國還沒有很好地推廣和鞏固,支持他變法的楚悼王就死了。隨即楚國反對變法的舊貴族便乘機作亂,圍攻吳起。吳起被亂劍刺殺,又遭車裂之刑。楚悼王和吳起一死,楚國的變法也就失敗了。

衛鞅長大後,為了謀求發展,離開了業已衰落且為強鄰欺辱的衛國,來到法家政治思想影響較大的魏國。當時魏國的魏惠王為了爭霸中原,任命法家人物公叔座為相,衛鞅入魏後,就被收在公叔座門下。

公叔座非常欣賞衛鞅的才能,但還沒有來得及推薦他,就病危了。這時魏惠王來探視公叔座,說:“公叔的病如果有意外,國家將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