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三國

前 言

字體:16+-

東漢末年,我國進入了曆史上的第二次大亂世即三國兩晉南北朝,三國則是這次大亂世的序幕。它開始於公元220年曹丕受禪稱帝,結束於公元280年的晉滅東吳。但也有人把三國的曆史上溯到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其實也不為過,畢竟從那時開始,我國進入了三國形成的時期。

三國之中,曹魏主要控製著當時經濟最發達的黃河流域以及我國現在的東北、西北等地區,是三國中疆域最大、各方麵實力最強的國家;東吳主要控製著我國現在的長江以南等地區;蜀漢在我國的西南部,控製著現在的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區,是三國中國土麵積最小的國家。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眾多有實力的人都試圖建立自己的霸業,而曹操、劉備、孫權在這些人當中逐漸脫穎而出,他們三人分別建立了魏、蜀、吳三國。從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到三國的局部統一,這是曆史的進步。雖然不是全國的統一,但比起漢末的大亂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蜀漢、東吳都占有天然的有利地形,因此阻擋住了曹魏對他們的進攻,再加上三國各自都有一批傑出的文臣武將,所以領導集團的智力水平也不相上下。這就導致了三國都很注重內部的建設和開發,尤其是蜀漢和東吳,由於占據著當時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區域,為了和曹魏的強大經濟實力抗衡,就特別注重對本國的開發。其中,諸葛亮對西南地區的開發,孫權對我國南方廣大地區的開發,都為我國經濟水平的平衡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特別是孫權對江南的開發,是我國經濟重心向南發展的開始,其曆史影響尤為深遠。

在軍事方麵,三國之間戰爭頻繁,武將謀士比拚智謀,上演了一幕幕縱橫交錯、波瀾壯闊的曆史畫麵,後人從中學到了很多的兵法謀略。而曆史小說《三國演義》把這段時期的戰爭、外交手段展現得淋漓盡致,為我國積累了寶貴的傳統文化財富,即使是現代社會仍有很多人在孜孜不倦地研究這段曆史,並從中獲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