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即日後的宋武帝,字德輿,小名寄奴,其先祖是彭城人,後來遷居京口。出身貧寒,年輕時幹過力氣活,做過小買賣以賺錢養家糊口。
但動**的時代給了他機遇。在戰亂中,劉裕投身北府,因驍勇多智而被孫無終賞識。桓玄擊敗司馬道子後,清理北府名將,因當時劉裕有才而又身份低微,遂未被殺害,成為桓玄剪除劉牢之舊部後所重用的對象,劉裕的命運也自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桓玄稱帝後,知道劉裕的軍事才能,一直想用他平定中原。當時有人對桓玄說:“劉裕龍行虎步,視瞻不凡,恐不為人下,宜早為其所。”桓玄卻回答:“我方欲平**中原,非劉裕莫可付以大事,關、隴平定,然後當別議之耳。”也就是說,桓玄並不是不想殺劉裕,隻是他知道,自己已經殺了北府舊將,此時能平定中原的就隻有劉裕一人。他不過是想在關、隴平定後再殺劉裕罷了。但就是桓玄這種心態,終於養虎遺患。
公元404年2月,劉裕以遊獵為幌子,與何無忌等收集部眾,聯合了魏詠之、檀道濟、周道民、田演等27人率眾起兵,重建北府,在京口、廣陵殺死了桓修和桓弘。自劉裕起兵後,桓玄知“劉裕為一世之雄”,故天天憂懼不安。不久,劉裕與吳甫之會戰於江乘,吳甫之戰敗被殺。接著,劉裕進軍至羅落橋,與桓玄部下皇甫敷激戰,劉裕軍愈戰愈勇,所向披靡,最後皇甫敷兵敗被斬。桓玄聽得戰報,派桓謙屯兵東陵口,卞範之屯覆舟山西,兵有兩萬。劉裕率其部飽食之後,將所有餘糧全部扔掉,以作破釜沉舟之計,輕裝上陣,進到覆舟山東,於山上遍插旗幟,作疑兵之計。雙方交戰後,劉裕鎮定自若,衝殺於前陣,於是,士兵無不殊死奮戰,以一當百,最終大破桓玄軍。
桓玄見大勢已去,留殷仲文守住石頭城,自己率子弟沿長江南下。劉裕擊敗桓玄,從而掌握了朝廷。隨後,劉裕追擊苟延殘喘的桓玄,在崢嶸州再次將其擊敗。桓玄不久在益州被殺,劉裕則又用了五到六年的時間剪除了桓氏的殘餘勢力。公元411年,劉裕又平定了長達10年之久的孫恩和盧循領導的五鬥米道暴動,長江以南由此得以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