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素多智計,兼涉文史”,對政事很感興趣,而且權力欲很強。顯慶五年(660)以後,高宗患風疾,目不能視,朝中大事多由武則天處理。再加上高宗懦弱,遇事無主見,上朝理事,往往根據宰相的意見做出決定。於是,武則天索性直接上朝參政,當時人們把高宗和武後並稱為“二聖”。
武則天當了皇後以後,手段強硬,貶褚遂良出京、逼長孫無忌自殺,同時罷免了20多位反對他的大臣。把那些反對她的老臣一個個降職、流放或者殺掉。唐高宗體弱多病,他看武則天能幹,又懂得文墨,索性把朝政大事全交給她管了。武則天掌了權,漸漸不把高宗放在眼裏,唐高宗心裏氣惱,但武則天權勢越來越大,高宗想廢掉她,也沒有機會了。
武則天臨朝聽政後,正式提出了著名的建言十二事,主要內容是:勸農桑,輕賦斂,息兵戈而以德化天下,增加官俸,量才擢升官吏,廣開言路,杜絕讒言,禁免大興土木等。這些措施有力地保證了大唐自“貞觀之治”以來的既定國策得以繼續,使唐王朝仍然保持著繁榮發展的局麵。接著,武則天又著手調整宰相人選,罷免了若幹資望高深的宰相,另提拔一些資曆較低的下層官僚委以相職。就這樣經過一番努力,武則天基本上控製了政權。
弘道元年(683),高宗病死,太子李顯繼位,即唐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後身份臨朝稱製。翌年,廢李顯為廬陵王,改立第四子李旦為帝,即唐睿宗,朝政仍由她把持。
武則天鞏固了她的統治,就不滿足太後執政的地位了。有個和尚猜到了太後的心思,偽造了一部佛經,獻給武則天。那部佛經裏說,武則天本來是彌勒佛投胎到人世來的,佛祖派她下凡,就是要讓她代替唐朝皇帝統治天下。
又過了幾月,有個官員名叫傅遊藝,聯絡了關中地區九百多人聯名上書,請求太後即位稱帝。武則天一麵推辭,一麵提升了傅遊藝的官職,結果,勸她做皇帝的人越來越多。據說當時文武官員、王公貴族、遠近百姓、各族首領,上勸進表的有6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