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鎮割據就像是唐王朝後期統治的一個定時炸彈,不消除這個隱患,下一個“安史之亂”隨時都可能發生。
“安史之亂”期間和之後,原來隻在邊境設立的節度使隨之在內地也迅速增加,並且有一些節度使趁機擴充勢力,在叛亂中積蓄自己的力量,平定叛亂之後,就各據一方,表麵上聽從朝廷,其實各有各的打算。在平定叛亂後期,唐王朝接受了很多叛軍將領的投降,他們在表麵上歸順朝廷,其實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實力,以圖後事,他們大多數被任命為新的節度使。不少節度使管轄的地區,名義上是唐朝藩鎮,實際上是地方割據。
這樣,藩鎮割據的局麵就一步步形成了。
藩鎮之間,藩鎮和中央之間,不斷征戰,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藩鎮割據局麵出現,嚴重削弱了唐朝後期對全國的統治,中央成了一個空殼的“司令部”。唐德宗費了四年時間,用征討和妥協的辦法,勉強平息了河北藩鎮的叛亂。可是,藩鎮勢力並沒有真正肅清。許多節度使仍然割據一方,稱王稱霸,繼續對抗朝廷。
其中最著名的是淮西節度使吳少誠、吳少陽和吳元濟,他們相繼以蔡州為老窩,盤踞淮河上遊地區三十多年,不聽朝廷調遣,成了國中之國。他們時常派兵出去掠奪燒殺,人民長期處在暴虐統治之下,生活水深火熱。唐朝朝廷先是運用政治手段,限製藩鎮的發展,但割據一方的這些“土皇帝”對中央的政策陽奉陰違。後來朝廷意識到,靠政治手段不可能達到目的,隻有靠武力才能解決藩鎮割據的局麵,但由於當時沒有合適的將領,士兵的戰鬥力也無法和藩鎮的士兵相比,雖多次出兵征討,卻沒有取得多少成效。
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正月,朝廷任命李愬為唐(今河南唐河)、隨(今湖北隨州)、鄧(今河南鄧州)三州節度使,可以自己擴充軍隊,準備討伐吳元濟;任命宰相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赴前線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