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天唐

第五章渭水之盟穩大局

字體:16+-

民族關係向來是我國政治生活的重中之重,唐王朝對待民族關係的觀點是“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

對唐代全局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民族,首推突厥族。突厥發祥地在準噶爾盆地以北,後遷到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隋開皇三年(583)突厥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突厥占領漠南廣大地區,西突厥則占領今天新疆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隋末中原動亂,不少人向北方避亂,逃往東突厥。東突厥成為雄踞於蒙古高原的強大勢力。

突厥是遊牧在我國阿爾泰山一帶的民族,住在氈帳裏,食肉,飲馬奶,身穿皮衣,右臂露在外麵,披著頭發。他們擅長騎射,以戰死沙場為榮,生活習慣大體和匈奴相同。在北方的少數民族裏,突厥第一個創製了自己的文字。公元六世紀中期,突厥人建立了突厥汗國。唐朝初年,東突厥經常南下騷擾。

唐政權建立起來之後,在處理與東突厥的關係上是十分慎重的。突厥的骨咄祿出使長安,高祖李淵甚至“引升禦座以寵之”。唐送往突厥的“前後餉遺,不可勝紀”。

武德三年(620)東突厥處羅可汗死後,其弟頡利可汗即位,頡利可汗自恃強大,幾乎年年南下擾唐。武德五年(622),頡利可汗侵擾定、並、汾、潞四州(即今河北定縣一帶、山西汾水中遊和長治附近的地區),掠去男女5000人以上。此後,中原地區的北部不斷有被突厥擄掠去的人口。到武德八年(625),突厥和吐穀渾(活動於今青海一帶的少數民族)與唐又正式建立互市關係。史書記載“先是中國喪亂,民乏耕牛,至是資於戎獄,雜畜被野”,對唐初農業生產的恢複起到了重要作用。武德九年(626),突厥的頡利、突利兩位可汗發兵40萬大舉南下,直逼唐都城附近的渭水橋北,剛剛即位的太宗李世民帶高士廉、房玄齡等親到渭水與頡利可汗隔水對話,責備突厥負約。頡利可汗見唐太宗鎮定自若,認為唐已有防備,就向太宗請和。雙方在便橋上,殺白馬,訂立盟約。唐給突厥金帛,突厥軍隊撤離唐境。這就是著名的“渭水之盟”。後來,頡利可汗多次背盟南下騷擾,太宗忍無可忍,於貞觀三年(629),趁東突厥內外交困,連年災荒之際,派李靖、李率大軍出擊,一舉將其滅亡,貞觀四年(630),唐軍在陰山大破東突厥,俘獲頡利可汗。唐太宗雖然曆數頡利可汗的罪狀,但還是授予官爵,賜給田宅,並時常宴請他。頡利可汗十分感激,常常在宴會上即興起舞。對東突厥各部其他首領,唐太宗也給予優厚待遇,仍令他們管理舊部。其中一些人還可以出入朝廷,參與機要。東突厥亡後,其部眾或北附薛廷陀,或西奔西域,但仍有近10萬人歸附於唐朝治下為民。太宗為安置降附的突厥,在幽州(今北京)至靈州(今寧夏靈武)設了順、佑、化、長四州都督府,任用突厥貴族為都督,進行行政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