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金家族內部又一次你死我活的兄弟相殘。蒙哥死後,拖雷的四個兒子中的幼子阿裏不哥正好留鎮漠北。他抓住了這個機會,立即與蒙古各地封王與顯貴取得了聯係,以蒙古幼子守業的傳統為理由,要求召開忽裏台大會。阿裏不哥很清楚,對他的汗位構成直接威脅的就是他的哥哥忽必烈,因此,他選中在蒙古的本土哈剌和林召開大會,這樣就可以迫使忽必烈離開他的勢力範圍,逼迫他就範了。
這個時候忽必烈正在率領蒙古的精銳部隊在南宋的鄂州地區作戰。很明顯,忽必烈最初並沒有打算撤軍,他打算先占領南宋,以此為自己取得汗位增添更為有力的砝碼。當他接到蒙哥的死訊時,他的部將勸他回師,而忽必烈的回答是:“今已渡江,是言何益!”不過很快他就接到了留守在後方的妻子察必的通知,了解到了阿裏不哥的陰謀,這樣一來,他就必須返回了。
1260年初,忽必烈與宋朝草草地簽訂了一份和約,留下一小股部隊,就匆匆返回開平。不過這份和約被奸相賈似道隱瞞了,他扣留了蒙古使節,出兵殲滅了留守的那一小股蒙古部隊,並謊稱大捷,以致錯誤地引導了南宋對蒙古的態度。
忽必烈清楚地意識到,阿裏不哥鞭長莫及,他無法阻止自己有效地調動和控製進入漢地的蒙軍及漢軍。有了這一資本,忽必烈不肯輕易離開經營多年的中原而貿然北上。雙方間使臣往返,交涉不斷,不見任何成效,而矛盾卻日趨激化。1260年4月中,忽必烈拘禁了阿裏不哥派往燕京的心腹脫裏赤,先發製人,在新築成不久的開平城首先召開忽裏台大會,宣布即大汗位。
忽必烈在漠南的搶先即位,完全打亂了阿裏不哥的預謀。無奈之下,阿裏不哥隻得匆匆於1260年夏季,在駐地阿勒泰山中召集留守漠北封地的諸王宗戚舉行大會,並在會上被擁立為大汗,這樣就出現了南北兩大汗相互抗衡的局麵。在這次較量中,無論是忽必烈還是阿裏不哥,都得到了部分的蒙古顯貴的擁護,忽必烈得到東道諸王的支持較多,而阿裏不哥則得到了西道諸王的支持。盡管從表麵上看,旭烈兀和欽察汗國的態度中立,不無曖昧之處,然而替旭烈兀留守漠北封地的兒子藥木忽兒,最初是支持阿裏不哥的。而欽察汗國的錢幣上更刻有阿裏不哥的名字,更表明了欽察汗國的立場。這樣一來,最後誰能問鼎,就要靠各自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