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時代

三、康熙皇帝成功之謎

字體:16+-

康熙帝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把大清帝國建成了當時世界上幅員最遼闊、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有、文化最繁榮、國力最強盛的大帝國。那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達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麵積約1300萬平方公裏。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麵。康熙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偉大的政治家。

他為什麽能取得上述巨大成功呢?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一生好學不倦

過人的功業,必須要有過人的思想;而過人的思想,必須要有過人的學習,一生好學不倦是康熙開創大業的條件之一。

康熙8歲喪父,10歲又喪母,兩年之間,父母雙亡,無疑這是人生幼年最大的不幸,然而人生常是這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既使人痛苦,也使人奮進,幼年的不幸,激勵了康熙奮發學習、自立自強的精神。

康熙身上有著三種血統、三種文化和三種品格。他的父親是滿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親是漢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誨,又向蘇麻喇姑(孝莊貼身侍女)學習蒙古語,向滿洲師傅學習騎射,向漢族師傅學習儒家文化。康熙的勇武和奮進,受到滿洲文化的影響;高遠與大度,得益於蒙古文化的熏陶;仁愛與韜略,來自漢族儒學營養;他後來的開放與求新,則是受了西方文化的熏染。可以說,康熙帝吸收了中華多民族的、西方多國家的、悠久而又先進的、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營養,這為他展現帝王才氣,實現宏圖大業,奠定了基礎。

康熙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好學帝王,他5歲入書房讀書,晝夜苦讀,不論寒暑,甚至廢寢忘食。他繼位後,更是勤奮學習,甚至過勞咯血,他讀書不是為了消遣,而是為了“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國平天下。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釋卷,他喜愛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的勁頭,更是令人動容,1698年巴黎出版的白晉著《中國皇帝康熙傳》中有過以